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鲮鱼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596页(954字)

【概况】:

异名 雪魿(《纲目拾遗》),魿(姚何成《食物本草》)、土魿鱼(《本草求原》),鲮公(《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基源 为鲤科鲮属动物鲮,药用其肉。

原动物 鲮Cirrhina molitorella(Cuvier et Valenciennes)

形态 体棱形,侧扁,腹部圆,无腹棱,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

头短,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侧位,眼间宽。口下位,较小,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短小。

上颌之处有上唇和吻皮,唇边缘呈细波形,唇后沟中断。下颌外有下唇,唇边缘有多数乳头状突起。下咽齿3行。

鳞中等大,侧线鳞38~42。背鳍条4,12~13,无硬刺,其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条3,5。

尾鳍深分叉。体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在体侧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9鳞片基部为黑色,聚在一起成为一个长菱形斑块。幼鱼尾鳍基部有黑色斑点。(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图225)

生境与分布 为江河中生活的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内,对低温的耐力很差,水温不能低于7℃。冬季则游入河水深处越冬。

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藻类及一些高等植物碎屑和水底腐植物为食。分布于中国珠江水系、海南、台湾、韩江、闽江、澜沧江和沅江等水域。

。【生药】:

采集 除繁殖季节外均可捕捞,捕获后,去鳞,剖腹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药性】:

性味 甘、平。

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

功效 活血行气,逐水利湿,补中开胃,益气血。”

主治 膀胱结热,黄疸,水肿臌胀等症。

用法用量 100~200g。

使用注意 《本草求原》:“阴虚喘嗽忌之。”

上一篇:雕骨 下一篇:鲮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