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藨草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368页(575字)
【概况】:
异名 马尾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庐山藨草的全草。
原植物 庐山藨草Scirpus lushanensis Ohwi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0~150cm。
秆单生,粗壮,钝三棱形。叶鞘长3~10cm;叶线形,基生和秆生,短于秆,宽5~10mm。叶状苞片2~4枚,下部1~2枚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多次复出,顶生,大型,辐射枝最长可达10cm,每枝有小穗1~3;小穗长4~6mm;鳞片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铁锈色;下位刚毛6条,下部卷曲,上部具顺刺,长于小坚果。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长约1mm,顶端具喙。
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212页.图7254)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阴湿草丛、沟边及山脚空旷处。
除中国西北外,几乎遍布全中国各地。原苏联、日本及印度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舒筋活络,行气。
主治 跌打损伤,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