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梗蔷薇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20页(851字)
【概况】:
异名 黄花蔷薇(《全国中草药汇编》),色清(藏名)。
基源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梗蔷薇的果实及根。
原植物 刺梗蔷薇Rosa setipoda Hemsl.et Wils.,又名刺毛蔷薇(《秦岭植物志》)。
形态 灌木,高可达3m;小枝圆柱形,微弓曲,无毛,散生宽扁皮刺,稀无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连叶柄长8~19cm;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2.5~5cm,宽1.2~3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齿尖常带腺体,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和侧脉均突起,有柔毛和腺体;小叶柄和叶轴密被腺毛或有稀疏小皮刺;托叶宽平,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耳状,先端渐尖,边缘及下面有腺体。
花为疏散伞房花序,花梗长1.3~2.4cm,被腺毛;花直径3.5~5cm,萼片5,卵形,先端扩展成叶状,边缘具羽状裂片或有锯齿,齿尖带腺体,外面有腺毛,内面密被绒毛;花瓣5,粉红色或玫瑰紫色,宽倒卵形,外面微被柔毛;花柱离生,被柔毛,比雄蕊短很多。蔷薇果长圆状卵球形,先端有短颈,直径1~2cm,深红色,有腺毛或无腺毛,萼片直立,宿存。
花期5~7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7卷.398页.图版61∶1-3)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海拔1800~2600m的山坡灌丛中,分布于湖北、四川。。【药性】:
性味 甘,平。
功效 果实:理脾健胃。根:清热发乳,止泻。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