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535页(2302字)
【概况】:
异名 野花生(湖北、湖南),铃铃草、肾气草(《四川中药志》),响铃子(《中国药用植物志》),马铃草、响亮草、荷承草(江西《草药手册》)。
基源 为豆科猪屎豆属植物假地蓝的全草或带根的全草。
原植物 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 Grah.,又名野花生、黄花野百合(《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多分枝,高30~100cm,植株各部分均被开展的长粗毛。
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9cm,宽1~3.5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窄或呈楔形,两面被毛,而以下面脉上最密,叶柄长约2mm,托叶披针形,长可达1cm,通常反折。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2~6朵,苞片和小苞片相似,披针形;萼筒短,杯状,萼齿披针形,不相等,长约1cm,花冠蝶形,黄色,稍短于萼,旗瓣圆形,有爪,翼瓣倒卵形;雄蕊10,联合成一组;花药二型;子房线形,无毛。荚果圆柱形,长2~3cm,直径约0.5cm,膨胀,顶端有喙;种子肾形,长约2mm,宽约1.5mm。
花期6~8月。果期9~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68页.图246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草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至菲律宾也产。。
【生药】:
栽培 宜温暖、向阳的环境。
一般排水良好的壤上,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3~4月播种,直播。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深2~3cm,每穴播种子约10粒,播后盖土或覆草木灰。
出苗后松土除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苗高7cm左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苗3~4株。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追肥2次。
栽培3~4年后,应翻蔸另种。
采集 夏季采收全草,晒干或切段晒干。
药材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鉴别 茎圆形,有黄棕色茸毛。叶片卷曲,多脱落,椭圆形或卵形,黄绿色。枝端尚带荚果,种子大多脱落。
带根者,根蜿蜒而长,圆形,少分枝,细根细长,表面土黄色。
贮藏 置干燥处。。【化学】:
含野百合碱。
参考文献 植物研究 1983;3(4)∶87
【药理】:
种子及叶含大量生物碱,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主要对肝脏表现毒性,但不出现贫血、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浆凝血酶元时间(大鼠)延长。
开花期植物的叶喂养山羊可引起中毒,干枯物则失去毒性。其抗肿瘤作用参见“野百合”条。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50。【药性】:
性味 苦、微酸,寒。
①《滇南本草》:“寒,苦、微酸。” ②《滇南本草图说》:“辛、酸、苦。”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④《新华本草纲要》:“苦,寒。”
归经 《滇南本草》:“肺经。”
功效 养肝滋肾,止咳平喘,利水通淋,调经。
主治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肾炎,肝炎,支气管炎,哮喘,膀胱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炎,月经不调,白带,疔毒,恶疮。 ①《滇南本草》:“敛肺气,止咳,消痰,定喘。”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石淋内结,捣烂敷疮。” ③《草木便方》:“补中益气,疗耳鸣,头目昏眩,崩淋。又泻火清热,平肝风,消肿痛。” ④《分类草药性》:“大补脾肾,治耳聋,气虚。” ⑤《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耳聋耳鸣,头目眩晕,肾亏遗精,及妇女干血痨。” ⑥《云南中草药选》:“利水,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肾炎,膀胱炎,慢性支气管炎,扁桃腺炎,淋巴结炎,肾结石,月经不调,痛经。
” ⑦江西《草药手册》:“解毒透疹。” ⑧《新华本草纲要》:“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月经不调,白带,哮喘,疝气,麻疹,肝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炎,尿血,肾结石,小儿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阳民间草药》:“治病后耳聋:响铃草24g,石菖蒲9g。煎水服。” ②《贵阳民间草药》:“治夜梦遗精:响铃草、夜寒苏、爬岩龙、毛药各15g,双肾草9g。炖肉服。”
单方应用 ①《滇南本草》:“治久咳,痰中带血:响铃草蜜炙,煎汤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疔毒、恶疮:假地蓝全草,捣烂敷患处。”
食疗 ①《贵阳民间草药》:“治气虚耳鸣:响铃草30g,猪耳朵1对。加食盐炖服。” ②《贵阳民间草药》:“治虚弱气坠:响铃草根15g,一朵云9g。炖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