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臭山牛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2146页(645字)

【概况】:

异名 山蒡(《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菊科山牛蒡属植物山牛蒡的全草。

原植物 山牛蒡Synurus deltoides(Ait.)Nakai[Onopordum deltoides Ait.;Synurus pungens(Franch.et Savat.)Kitam.]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

茎单生,被蛛丝状毛,上部稍分枝。基部叶花期枯萎,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卵状长圆形,顶端尖,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基部微心形,背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上部叶有短柄、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4cm,下垂;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层,带紫色,被株丝状毛、线状披针形,外层短;花冠筒状、深紫色,长2.5cm。瘦果狭长形,无毛;冠毛淡褐色,不等长,长12~17mm。

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48页.图67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2200m的山坡林下、林缘或草甸。

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内蒙古、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及四川。原苏联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蒙古、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药性】:

主治 花:治瘰疬。种子:长白山民间作“牛蒡子”用

上一篇:健腰丸(青蛾圆) 下一篇:臭山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