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茼蒿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更新时间:2018-09-08 09:30: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257页(1551字)

【概况】:

异名 同蒿(《嘉祐本草》),蓬蒿(《饮膳正要》),同蒿菜(《滇南本草》),蓬蒿菜(《本草从新》),蒿菜(《得配本草》),菊花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菊科茼蒿属植物南茼蒿的茎叶。茼蒿属全世界约5种,原产地中海地区;据传公元五世纪,阿拉伯人将它带入中国广州,现中国有4种栽培,其中2种入药。

原植物 南茼蒿Chrysanthemum segetum L.〔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var.spatiosum Bailey;Pyrethrum segetum(L.)Moench〕

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或几无毛。茎直立,肉质,高20~60cm。

叶无柄:叶片椭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大锯齿或羽状浅裂。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枝端,直径4~6cm,花序梗长约5cm,总苞径1~2cm内层总苞片顶端膜质,稍扩大,几成附片;缘花舌状,黄色,舌片长可达1.5cm,舌状花瘦果具2条狭翅状的侧肋,肋果不明显;中央管状花其瘦果具约10肋,肋间等距。瘦果椭圆形;无冠毛。花果期3~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05页.图6423)

生境与分布 原产地中海地区,现中国多引种栽培。。

【生药】:

采集 冬、春季及夏初均可采收茎叶。

【化学】:

含多种氨基酸:天门冬素、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β-丁氨酸、苯丙氨酸等。

又含棉黄素甙(Gossypitrin)、槲皮黄甙(Quercimetrin)、脱肠草素(Herniar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素(Scopoletin)等[1,2]。尚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多种脂肪酸、炔类化合物。其精油显示对小菜粉蝶(Pieris rapae L.)幼虫有拒食活性[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02 [2] J Nat Prod 1982;45(3)∶374 [3]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6(1)∶1-4。

【药性】:

性味 辛、甘,平。

①《千金·食治》:“辛,平。” ②《饮膳正要》:“甘,平。” ③《滇南本草》:“微寒,辛、微苦。”

归经 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心、脾、肠、胃、肾经。”

功效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

用法用量 内服:一般作蔬菜食用。

使用注意 《得配本草》:“泄泻者禁用。”。

【临床应用】:

食疗 《滇南本草》:“治偏坠气疼,利小便:茼蒿,作蔬菜煮食。”

【医药家论述】:

张璐《本经逢原》:“同蒿气浊,能助相火,禹锡言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千金》言安心气、养脾胃、清痰饮、利肠胃者,是指素禀火衰而言,若肾气本旺,不无助火之患。”

上一篇:玳瑁 下一篇:荞麦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