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煎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六册》第639页(745字)
【方源】:
方出《医旨绪余》卷下引黄古谭方,名见《仙拈集》卷二。
【组成】:
大栝楼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 粉草二钱 红花五分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胁中痛如钩摘之状,皮肤红色及半身发水疱疮,夜重于昼,脉数而弦。
【方论选录】:
栝楼味甘寒,经云泄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栝楼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致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
【临证举例】:
胁痛 余弟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疱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疱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末,并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色已及半身矣,水疱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谭先生,先生曰:水疱疮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为订一方:以大栝楼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恐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滓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以冰释,而水疱疮亦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