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栀子茵陈汤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
更新时间:2018-09-25 16:39:3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347页(715字)
【方源】:
《卫生宝鉴》卷十四。
【异名】:
茯苓茵陈栀子汤(《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
茵陈叶一钱 茯苓(去皮) 五分 栀子仁 苍术(去皮,炒) 白术各三钱 黄芩(生)六分 黄连(去须) 枳实(麸炒) 猪苓(去皮) 泽泻 陈皮 汉防己各二分 青皮(去白)一分
【用法】:
上咀,作一服。用长流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
谷疸。
【方论选录】:
《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又:湿化于火,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以苦泄之,以淡渗之。以栀子、茵陈苦寒,能泻湿热而退其黄,故以为君;《难经》云:并主心下满。
以黄连、枳实苦寒,泄心下痞满,肺主气,今热伤其气,故身体麻木,以黄芩苦寒,泻火补气,故以为臣;二术苦甘温,能除胃中湿热,泄其壅滞,养其正气,汉防己苦寒,能去十二经留湿,泽泻咸平,茯苓、猪苓甘平,导膀胱中湿热,利小便而去癃闭也。
。【临证举例】:
谷疸 《卫生宝鉴》:元颜正卿丙寅二月间,因官事劳役,饮食不节,心火乘脾,脾气虚弱。
又以恚怒,气逆伤肝,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次传身目俱黄,微见青色颜黑,心神烦乱,怔忡不安,兀兀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时下完谷,小便癃闭而赤黑,辰巳间发热,日暮则止,至四月尤盛,脉浮而缓。治以本方,一服减半,二服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