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荣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420页(1574字)
【方源】:
《三因》卷十三。
【异名】:
人参养荣汤(《局方》卷五淳祐新添方)。
【组成】:
黄耆 当归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术 人参各一两 白芍药三两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 远志(去心,炒)半两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
【功用】:
①《医方集解》:养荣。②《医方论》:三阴并补,气血交养。
【主治】:
心脾气虚,营血不足,倦怠无力,食少气短,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汗,咽干唇燥,消瘦,咳嗽痰白,皮肤干枯;或疮疡溃后气血不足,寒热不退,体倦瘦弱,食少气逆,疮口久不收敛。
①《三因》: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呼吸少气,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利,喘乏少气,呕吐痰涎。②《校注妇人良方》:溃疡寒热,四肢倦怠,体瘦少食,面黄气短,不能收敛,或大疮愈后多服之。③《医方集解》:发汗过多,身振脉摇,筋惕肉瞤。
。【加减】:
便精遗泄,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
【方论选录】:
①《医方考》: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皆补气药也,荣血不足而补气,此大易之教,阴生于阳之义也。
阴者,五脏之所主,故用当归泽脾,芍药调肝,熟地滋肾,五味益肺,远志宁心,五脏和而阴血自生矣。桂性辛热,热者入心而益火,辛者入经而利血,又心为生脉之源,故假之引诸药入心而养荣血于脉耳!②《名医方论》:柯韵伯:古人治气虚以四君,治血虚以四物,气血俱虚者以八珍,更加黄耆、肉桂,名十全大补,宜乎万举万当也。而用之有不获效者,盖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虚之甚者,无气以受其补;补血而仍用行血之物于其间,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行。故加陈皮以行气,而补气者悉得效其用;去川芎行血之味,而补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减,便能转旋造化之机也。然气可召而止,血易亏难成,苟不有以求其血脉之主而养之,则营气终归不足,故倍人参为君,而佐以远志之苦,先入心以安神定志,使甘温之品,始得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又心苦缓,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敛神明,使营行脉中而流于四脏,名之曰养荣,不必仍十全之名,而收效有如此者。③《古方选注》:养营者,调养营气循卫而行,不使其行之度数疾于卫也。
故于十全大补汤中减川芎行血之品,独用血分填补收敛之药,则营行之度缓于气分。
药中加广皮行气之品,则卫行之度速。
观其一减一加,便能调平营卫,使其行度不愆。复远志、五味者,经言:营出中焦,心经主之。
以远志通肾,使阴精上奉于心,佐以五味收摄神明,一通一敛,则营有所主而长养矣。
。【临证举例】:贫血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35):患者王某,女,50岁。
患贫血7~8年,血色素5~7克之间。近两周来常有昏厥之象,面色不华,心慌耳鸣,少气懒言,易汗纳差,舌淡而胖,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先用归脾汤7剂,继用本方大补气血。共服34剂,血色素上升至9.5克,症状逐渐消失。
。【备考】:
本方改为丸剂,名“人参养荣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