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庙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8页(362字)
祖庙,祭祀祖先的所在。庙的本义是貌,在祖庙中,不但设有先祖的牌位,还要供奉祖先的遗像,以使子孙想见祖先生时的形貌。儒教以孝亲为人伦之根本,而孝亲又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祖先崇拜的前提是相信鬼神的存在,即祖先的在天之灵可以祸福子孙,所以子孙必须慎终追远,立庙祭祖。在古代中国,立庙祭祖是帝王臣民都可以举行的宗教活动,但庙制却有等级之分,以体现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据《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甚至祭品也有等差,例如,天子祭祖用十八“太牢”(太牢指一羊、一牛、一猪),庶人祭祖就只能用韭、麦、菽、稻等。根据《周礼》“左庙右寝”的规定,宗庙设立在宫室居处的东面。天子的祖庙称太庙,公卿大臣的祖庙称家庙,民间则以宗族为单位设屋祭祖,其地称祠堂。
上一篇:明堂
下一篇: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