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182页(446字)
儒家的政治主张。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被统治者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论语·为政》记载孔子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政法和刑罚只能使人不敢犯罪,而德化和礼教却能使人知耻归心。也就是说,前者是令人被动地畏服,后者则是令人主动地心服。德治的中心思想就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故又称“德教”。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所谓“善教”就是“德教”,就是“德治”。将政治化为一种道德教育,这里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博爱的情怀,故现代学者胡适曾称孔子的主张为“爸爸政策”,称孟子的主张为“妈妈政策”。后代儒家将这种“德治”思想发扬光大,对传统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德主刑辅”成为历代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如唐代甚至从法律上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教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