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45页(2479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高血糖、高酮血症、代谢酸中毒。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

一、临床表现

1.诱因 任何引起或加重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的因素,均可成为诱因。

(1)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尤其是急性全身性严重感染,如肺炎、化脓性皮肤的感染、急性胆囊炎、败血症等,均可诱发。

(2)胰岛素:剂量不足或停用。

(3)饮食失调或胃肠疾患:过多食用高糖、高脂食物、酗酒、严重呕吐、腹泻、厌食、高热等,导致失水和进食不足者。

(4)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麻醉、妊娠分娩、精神紧张、心肌梗死等。

(5)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2.判断

(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呈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嗜睡、烦躁、意识模糊、昏迷。

(3)皮肤干燥无弹性,出现眼球下陷、口唇干裂、舌体干红。

(4)呼吸深而大呼出烂苹果味,血压下降,休克。

(5)血糖明显升高,常为16.7~33.3mmol/L。血酮升高,多在4.8mmol/L以上,尿糖为++++,尿酮阳性。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下降,血pH值下降。

二、急救与护理

原则是去除诱因,降低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1.快速补液 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首要的、关键性的措施。用0.9%生理盐水量按原体重10%计算,开始应快,在头2h内补1000~2000ml,第2~6h内输入1000~2000ml,第24h内输入总量4000~5000ml,同时观察末梢循环、血压、心率、尿量,根据其指标控制速度。开始因血糖较高用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13.9mmol/L,可改为5%葡萄糖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输液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以免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2.胰岛素应用 常用小剂量胰岛素每小时每千克体重0.1U,此方法简便、有效、安全、降血糖、减少脂肪分解、抑制酮体生成,同时减少脑水肿、低血钾、低血糖的发生。用生理盐水500ml加正规胰岛素24U,另开一条通路静脉滴注,4h滴完,当血糖降至13.9mmol/L改为5%葡萄糖500ml加正规胰岛素(按每3~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注意血糖不宜降得过快,以每小时6.1mmol/L为宜。待尿酮消失后改为皮下注射,每4~6h一次。

3.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轻、中、重酸中毒经胰岛素应用后,可逐渐纠正,严重者,可给予相应治疗,但补碱应慎重。有显着酸中毒且大呼吸者,可考虑补等渗碱。酸中毒时,细胞失钾,在输液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开始补钾;若尿量少于30ml/L,宜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补。如治疗前血钾水平高于正常,暂不宜补钾。

4.监测 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血气等,及时采集血、尿送检。掌握病情观察胰岛素治疗反应,调节药物用量。

5.护理 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口腔炎及压疮,加重病情。昏迷患者,可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昏迷患者皮肤受压,血循环障碍,局部组织代谢障碍加剧,皮肤抵抗力差,极易发生压疮,且一旦发生,经久不愈。每日做口腔护理,保持清洁,防止口腔炎等继发感染。

6.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神志变化,低血钾患者应做心电监测,为判断病情和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7.记录 准确记录24h水的出入量,昏迷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8.做好心理护理和知识教育 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的知识教育接受不够,存在着轻视或悲观等不正常心理,从而使自我控制和自我监视不够,血糖控制不好,极易出现并发症。教育患者明白掌握控制饮食、监测血糖和尿糖、严格遵医嘱应用胰岛素(不能自行停药)、坚持定量活动和适度体育锻炼、定期复查和及时调节胰岛素剂量的重要性,并讲解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诱发因素,使其自觉遵守,对并发症的预防极为重要。

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预防 告诉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以下症状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以确定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防止酮症酸中毒昏迷的发生。

(1)糖尿病症状明显加重,烦渴、多饮、多尿、乏力明显。

(2)厌食,恶心,呕吐。

(3)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

(4)尿糖持续阳性,血糖持续明显升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