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31:1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61页(856字)

道家关于宇宙本原和本体问题的哲学范畴。

“有”指事物的存在,是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是无形、无名、虚无等义。最早使用这一对范畴的是老子,他在讨论宇宙起源问题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老子所说的“无”,是“道”的同义语,那么“无”并非不存在,而是无形无迹,无声无臭,这实际上是先哲关于宇宙本原或前宇宙状态的一种概念。《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据现代学者高亨的意见,这句话应该这样断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无”叫做天地之始,“有”叫做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如果要追寻天地万物的起始,那就是“无”。庄子即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但“无”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庄子推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尔有无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这是说,“无”并不是宇宙的起点,如果一直往上推,“有”和“无”的存在与否,都是不可知的。这种“玄而又玄”、“匪夷所思”的问题,难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兴趣,故在两汉时代,便无人理会。

直到魏晋时代,随着哲学家对于宇宙本体和人生本质的关注,“有”和“无”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出现了“贵无”和“崇有”两派。三国的王弼认为“有生于无”,主张“以无为本”;西晋的裴頠则认为“无”是相对于“有”而言,“至无”(绝对的“无”)不能生“有”,主张“以有为本”。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有”和“无”的关系以及宇宙人生的本质进行了系统反思。过去的哲学史家喜欢套用西方哲学范畴来给“贵无论”和“崇有论”加上唯心或唯物的标签,其实,两者真是风不相及。中国先哲关注的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们是在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范畴)讨论着中国特有的哲学命题。儒家学者如张载、朱熹、王守仁等虽然也讨论过“有”和“无”的问题,但没有多少精彩的见解。

古代人关于人生本质及其意义的种种感慨,多是道家哲学的回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