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101页(693字)

烽燧,维吾尔语称Tura(吐兰)。据不完全统计,仅新疆哈密市境内,就有150多个以烽燧命名的地方。哈密地区的烽燧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据《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载:“伊吾县烽七:水源、毛耳、狼泉、香枣、磐兰泉、速度谷、伊他其;纳职县烽八:百尺、不到泉、永安、柬拓厥、花泉、延未(缺二烽);柔远镇烽四:白望、白杨山、伊地县、独堆”。三县共有烽燧19座。经考察,迄今为止哈密地区的烽燧共有51座,其中哈密市19座、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9座、伊吾县3座。烽燧的建筑年代除唐代外,余为清代所建。这些烽燧因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不同,在构筑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其突出特点为:在干旱、炎热、多风的哈密市,烽燧多为土坯垒砌;而较为湿润、呈草原景观的巴里坤盆地,烽燧多夯土筑造;处于山巅或崎岖山道附近的则多以块石先砌基座,基底上再用土坯垒砌或以块石修筑。在营造烽燧时,往往还夹有一些木棍、苇草等物。烽燧平面基本为方形,少数呈八角形。烽燧用以传递军情。有敌情时,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若有百余犯敌,白天举一烟(若在夜间便放一火);犯敌千余,白天举三烟(夜间放三火);犯敌五千以上,白天举四烟(夜间放四火)。这样,三四百里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到各衙属。烽燧的分布,哈密市境内,往东至星星峡,东北至沁城,北至巴里坤,南可与古玉门关至古楼兰道相接,西至今鄯善。在巴里坤县境内,从汉城向东,每10里一墩,渐远为20里一墩。一路沿伊吾河谷至甘肃境内,一路折南入哈密。从巴里坤县城向西,一路折向西南至七角井,另一路折向西北至木垒。三塘湖乡通伊吾或蒙古国的沿途亦有烽燧遗存。

上一篇:粉汤 下一篇:冯瑞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