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413页(735字)

位于新疆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焉布拉克村西侧的黄土台地上,东南距哈密市约60公里。古城以北约2公里为兰新公路。1958年,首次对这座古城及其附近的古墓葬进行了调查和试掘。1962年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据调查,城为长方形,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50米。夯土筑成,局部用土坯叠砌。墙基宽约3米,最高处达5米。西南墙保存较好,东北墙已坍塌。在南城垣外,尚存东西对峙的两面残墙,可能同古城有关。城内建筑均已不存,唯见数个深约1米的袋形窖穴。在南城垣外,尚存两间房址,墙壁完整,中间有缺口相通,似为套间。城内散布有陶片、石磨盘、兽骨等。在城内西南角的探方中,遗物极少,仅见几片陶片和一粒蓝色穿孔料珠。城外试掘的两个点,分别选在南墙外的两间房址内。房内的堆积厚度在1.3-2.2米之间。堆积分两层,上层主要是墙壁倒塌后的土坯、淤土,间夹一些粪、角骨、杂草、碎陶片、残木器等。下层堆积较薄,底部是原始地面,堆积物中见苇草、木料、树枝及个别完整的陶器。因探方正好布在两间房址内,证明两房址间的缺口,可能就是相通的门道,而外门则开在房子东墙的北端。这座古城,因邻近村庄,经多年的挖土取肥,城垣和房址遗迹现均已无存。而今所见,大小坑穴遍布,各种遗物皆散布在古城地表。收集到的文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铜器及少量木器。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灰陶较少。其中彩陶占相当比重,皆红衣黑彩,饰以三角、弧线、曲线、方格纹等。器形有罐、钵、杯、壶等。石器均为磨制,见磨盘、杵、纺轮、石球等。铜器有铜镜、铃等。古城的年代,由于城墙厚薄不一,垒筑方式不尽相同,可能延续时间较长。古城中出土的陶器及建筑材料等在城西墓葬内均有发现。其文化内涵和年代应与墓葬相同。

上一篇: 下一篇:焉不拉克墓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