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东北内蒙古地区卷》第60页(633字)

中国朝鲜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与朝鲜和韩国使用的文字一致。创制于15世纪。当时称“训民正音”,简称“正音”,亦称“谚文”,后改称“朝鲜文”。共有28个字母,其中辅音字母17个,元音字母11个。其排列顺序为先辅音,后元音。辅音字母按牙、舌、唇、齿、喉、半舌、半齿顺序排列。元音字母按单划字母、二划字母(初生字母)、三划字母(再生字母)顺序排列。现行朝鲜文字母共有40个,其中辅音字母19个,元音字母21个。行款横竖都可以,现在通行从左到右的横排,并按单词或意群分写。过去夹用汉字,现在朝鲜和中国朝鲜族逐步取消夹用汉字,而韩国仍然夹用汉字。朝鲜文以音节为单位拼写,组成一个一个方块形字,是一种“音节式”拼音文字。元音前的辅音字母在左或上方,元音字母在右或下方,元音后的辅音字母在元音之下。笔顺从左到右,先上后下,无大小写区别,楷体和草体差别不大。创制“训民正音”之前,曾长期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后创造用汉字音和义标记朝鲜语的一种特殊方法,称为“吏读”。这种方法虽然比直接使用汉字前进了一些,但仍无法解决言文不一弊病。朝鲜文的创制解决了准确标注语音和言文不一的问题。“训民正音”简单易学,为民族文化的提高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朝鲜语文工作者在改进朝鲜文行款和隔写法的有关规定、坚持以形态主义为主的拼写法原则、取消夹用汉字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朝鲜语规范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