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34页(1204字)

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之名称。最早设置于西汉,道是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平级的地方行政区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东魏、北齐置临时统辖数州的行台,是为隋唐以后道制的前身。唐至民国北洋政府,历代均设道。道辖境大小、职掌范围各有不同:如唐代的道隶属中央,清末和民国初年的道属省管辖。隋文帝时沿用东魏、北齐旧制,设置过河北、河南、西南等道行台省,每道统十余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划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不设固定的官员和办事机构,每年派中央或地方官员任大使前去巡察,其官员有巡察、按察、黜陟、巡抚、安抚、存抚等大使。武后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天授二年发十道存抚使。负责监察:官人善恶;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妖猾盗贼,为私蠢害;德行孝悌;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等。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道的区域缩小,分十道为十五道。并设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三年一替,检察非法。由此道开始向州一级行政单位转化。乾元元年(758)十五道采访处置使废除。道作为地理区划名仍沿用不废。所绘全国地图仍称《元和十道图》。到了元代,道是中书省、行中书省和路府之间的地方区划,分肃政廉访司道和宣慰司道,前者负责监察地方行政,并兼管农事;后者作为中书省、行省和郡君之间的承转机关,有军旅事时,又兼都元帅府二种。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由布政使、按察使分司管理部分专务,或一至数府册的民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名称仍为道。按系统划分为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职掌划分为管专门事务的道和管辖地区的分守道、分巡道、整饬兵备道。到了清代,道制逐渐完备。宣统年间,全国共有守、巡道八十四道,其分布为:奉天省四道,吉林省四道,黑江省三道,直隶省七道,江苏省四道,安徽省二道,山东省三道,山西省二道,河南省四道,陕西省三道,甘肃省六道,新疆省四道,福建省三道,浙江省四道,江西省三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四川省四道,广东省六道,广西省四道,云南省五道,贵州省一道。各道长官为道员正四品,属官有库大使、仓大使、关大使,还有典吏若干。除守、巡道外,清还设置了若干负责地方专门事务的道,主要有:1.提学道(督学道),管理各省学政。2.驿传道,管理各省驿站事务。3.河道,管理治河事宜。4.兵备、屯田、水利等道。5.粮储道(督粮道),专管各省粮务。6.盐法道,掌管督察盐的生产和行销事务。7.海关道,如天津海关道,负责对外交涉事宜。光绪末年各省又添巡警和劝业两道。管理一省巡警治安事宜。到了民国时期,道是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组织。省管道、道辖县。各道行政长官称道尹。主要职权为颁行规程、监督所辖官吏、节制调遣地方武装,奉上办事,出巡等。道署改名道尹公署,分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