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331页(964字)

亦译“谢尔巴人”或“舍尔巴人”。

拉雅山区民族之一。因属未定民族,故称夏尔巴人。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国的孔布、比贡、劳布吉、工巴雄、嘎里召、南岗里巴、东岗一带和我国西藏自治区樟木口岸、定结陈塘、定日绒辖边境等地,约10多万人,我国境内近2000人。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夏尔巴”一词古已有之,意即东方之人。所谓东方是指卫藏、安多、康巴三大藏区中的康巴地区。一说忽必烈南征时康巴地区的一支藏族人迁往后藏,清代前期又越过喜马拉雅山抵尼泊尔,形成今之夏尔巴人。在民主改革前,夏尔巴人社会内分卡迪夫和卡麦都两大等级,下又分若干父系氏族。

操夏尔巴语,其70%以上的词汇与藏语相近或相同,语法亦同于藏文语法,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信仰藏传佛教,多属宁玛派和噶举派。

行等级内婚,氏族外婚,夏尔巴人严格遵循同姓不通婚和兄弟不共妻的习俗。流行“抢婚”,男女双方同意和不同意,都以抢婚方式完婚。

婚礼极复杂,常常几年才能完成。女性婚后不落夫家,待生子女后才从夫居。见面礼俗简单,一手摘帽,一手做搔头状,同时躬身伸舌,以表问候。行火葬,在火葬前喇嘛做超荐法事。完毕,家属及村民同餐。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大麦、土豆、玉米、稻谷等;普遍饲养犏、黄牛、、水牛、绵、牦牛等。好歌舞,亦进行“擦嘎”、“科比”的赌博。以玉米、大米、糌粑、土豆、面食为主食;饮酥油茶、玉米酒、青稞酒、酸奶、烧酒;善熟食,不吃生肉;最喜食用土豆、荨麻、鸡蛋、牛羊肉和一种类似蛤蟆的小动物;不食、小牛肉。民主改革前他们不杀牛,只吃他人所宰杀的牛肉。有的则只食用摔死、病死的牛肉,此俗与尼泊尔的牛崇拜有关。有人打猎,但也有不打猎不食野兽肉者。玉米是普通的主食,一可做“公则”,就是半干的玉米糊糊;一可做“巴鲁”,就是玉米酒。

大米则做成大米饭。吃饭不用桌子,不用刀叉筷子,而是全家就地围着饭盆和菜锅抓餐。

现在我国境内有不少夏尔巴人已逐渐使用碗筷。炒菜很讲究作料。常见的作料有小茴香、辣椒、洋葱、大蒜和咖喱粉等,尤以辣椒、小茴香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这些作料大都是用石臼捣碎,拌着菜或饭团吃。男子不留辫,着无袖“帕多”外衣和紧腿裤;喜配刀戴帽。

妇女喜梳独辫,饰耳环、戒指。住土木结构的楼房,楼下为畜圈,楼上供人居住。

过元旦和藏历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