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毛喉杜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122页(805字)

【概况】:

基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毛喉杜鹃的叶、花和带叶的嫩枝。

原植物 毛喉杜鹃Rhododendron cephalanthum Franch.(R.chamaetortum Balf.f.et Ward.)

历史 为藏药塔丽和塔玛(《四部医典》)的原植物副名之一。近代对本品镇咳平喘的功用有进一步的研究。

形态 常绿矮灌木,高20~75cm。幼枝密被绒毛和鳞片。

叶长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1.3~3.5cm,宽0.8~1.5cm,革质,边缘反折,背面密被黄褐色鳞片。头状花序顶生;花梗有鳞片,长2~4.5mm;花萼长4~7mm,有鳞片:花冠狭筒状,长1.3~2cm,白色或粉红色,内面喉部有长柔毛;雄蕊5~8;子房有鳞片,花柱陀螺状。

蒴果长约4mm,有鳞片。(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74页,图410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0~3500m的高山杜鹃灌丛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甘,温。

功效 去瘀生新,活血止痛。

主治 《西藏常用中草药》:“月经不调,痛经,肺痨咯血,颈淋巴结结核,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急、慢性支气管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毛喉杜鹃3g,水煎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