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961页(14062字)
【概况】:
异名 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涩地榆(《贵州民间方药集》),山红枣根(《河北药材》),赤地榆、紫地榆(《中药志》),岩地芨、红地榆(《湖南药物志》),水橄榄根、花椒地榆、钱形地榆(《云南中草药》)。
基源 为蔷薇科地榆属植物部分种类的根及根状茎。地榆属全世界约30余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 正品地榆一般指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又名黄瓜香、王札、山枣仁(《中药大辞典》)另有三种在部分地区也作地榆应用:长叶地榆Sangui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ol.)Yu et Li,又名绵地榆(湖北)。细叶地榆S.tenuifolia Fisch.ex Link.。
小白花地榆S.tenuifolia Fisch.var.alba Trautv.et Mey.[S.parviflora(Maxim.)Takeda]
历史 地榆始载于《本经》。陶弘景曰:“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苏颂曰:“今处处平原川泽皆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独茎直上,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叶而稍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
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李时珍谓:“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证类本草》地榆项下有江宁府(今南京附近)及衡州(今湖南衡阳地区)产地榆附图,前者形似地榆,而后者与长叶地榆相似。根据上述的记载和附图,可见历史上的药用地榆和现今的地榆和长叶地榆近似。
形态 地榆为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根粗壮,多纺锤形,稀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褐色,有纵皱及横裂纹,横切面黄白或紫红色,较平正。茎直立,有棱,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4~6对,叶柄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叶片有短柄,卵形或长圆形,长1~7cm,宽0.5~3cm,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稀急尖的锯齿,两面绿色,无毛;茎生叶较少,小叶片有短柄至几无柄,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狭长,基部微心形至圆形,顶端急尖;基生叶的托叶膜质,褐色,外面无毛或被稀疏腺毛,茎生叶托叶大,草质,半卵形,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穗状花序椭圆形、圆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通常长1~3cm,横径0.5~1cm,花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萼片4枚,紫红色,椭圆形至宽卵形,背部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纵棱脊,顶端常具短尖头;雄蕊4枚,花丝丝状,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子房外面无毛或基部微被毛,柱头顶端扩大,盘形,边缘具流苏状乳头。果实藏在宿存萼筒内,外面有4棱。花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鉴》.第2册.256页.图224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3000m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中疏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及广西。广布于欧洲和亚洲北温带。
变种长叶地榆与地榆不同之处在于基生叶小叶带状长圆形至带状披针形,基部微心形、圆形至宽楔形,茎生叶较多,与基生相似,但更长而狭窄;花穗长圆柱形,长2~6cm,直径通常0.5~1cm,雄蕊与萼片近等长。花果期8~11月。生于海拔100~3000m的山坡草地、溪边、灌丛中、湿草地及疏林中。
分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原苏联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印度也有分布。
细叶地榆与地榆的不同之处在于茎光滑无毛。基生叶有小叶7~9对,小叶片带形或带状披针形,长5~7cm,宽1.5~1.7cm,基部圆形,微心形至斜阔楔形,边缘有多数缺刻状急尖锯齿。穗状花序长圆柱形,通常下垂;萼片长椭圆形,粉红色,外面无毛;雄蕊花丝扁平扩大,顶端稍比花药窄或近等宽,比萼片长0.5~1倍。
花果期8~9月。生于海拔300~1500m的山坡草地、草甸及林缘。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原苏联、朝鲜和日本亦有分布。
变种小白花地榆与细叶地榆不同之处在于花白色,花丝比萼片长1~2倍。花果期7~9月。
生于海拔200~1700m湿地、草甸、林缘及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
原苏联、蒙古、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 适于温和湿润气侯,忌水涝。
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用种子繁殖,在3~4月或9~10月播种,按行距33~45cm划沟条播,深3~4cm,播后薄覆细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0.5~1kg。亦可在初冬或春季进行分根繁殖。
种子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分次间苗,按株距17cm定苗。
每年返青前、剪去花茎后和冬季各施肥1次,沟施。注意病虫害防治。
采集 春季发芽前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根茎及根须,洗净,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浙江。
鉴别
性状 根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5~20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紫色,粗糙,有纵皱纹;质硬,断面粉红色或淡黄色,皮部露出柔韧的纤维,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切片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厚2~5mm,切面紫红色或棕褐色。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质硬、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显微 地榆 根(直径1cm)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为数列长圆形细胞。韧皮部宽广,偶有单个纤维散在,并有较多裂隙。形成层环不甚明显。
木质部射线宽广;木薄壁组织较发达,导管径向断续排列,有少数木纤维束。
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58) 粉末:灰黄色,气微,味苦涩。 ①韧皮纤维极多,单个散在或少数成束,较细长,稍弯曲,大多一边较平整,另边凹凸不平或呈不规则齿状,末端锐尖或稍钝圆,有的分叉,直径10~27μm,壁厚3~10μm,非木化,孔沟不明显。 ②淀粉粒单粒大多呈棒槌形,平直或稍弯曲,长11~35μm,直径3~9μm,另有长椭圆形、广卵形、类圆形、菱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16μm。 ③草酸钙簇晶直径18~72μm,棱角较钝。
④木栓细胞深黄棕色,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或长方形,有的胞腔内充满黄棕色内含物及油粒状物。
⑤具缘纹孔导管淡红棕色,直径16~80μm,导管分子较长,单穿孔或梯状穿孔;具缘纹孔椭圆形或梭形,互列或并列。此外,可见纤维管胞、草酸钙方晶。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5.) 长叶地榆 根(直径8mm)横切面:韧皮部有众多单个纤维及纤维束,纵切面观纤维细长,长1000μm以上,壁淡黄色,非木化;韧皮部外侧有较大的裂隙。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有较多的木纤维束。
(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59)
理化 ①皂甙元的薄层色谱 上述2种各取样品粉末5g,分别加15%硫酸50ml,振摇后加氯仿50ml.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收氯仿层并回收氯仿至小体积,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环己烷(3∶3∶4)为展开剂,展距16cm,用25%磷钼酸试液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60A) ②鞣质的薄层色谱
上述2种各取样品粉末5g,分别加乙醇冷浸,滤过,滤液点于聚酰胺板上,以甲醇-水-乙酸(8∶1.6∶0.4)为展开剂,以没食子酸、儿茶酚为对照。展开后,先置荧光灯(254nm)下检视,在原点处地榆有-黄色荧光斑点,而长叶地榆有一淡蓝色荧光斑点;再用2%三氯化铁与1%铁氰化钾(1∶1)试剂显色,斑点显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60B)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有地榆片和地榆炭。 ①地榆片 取原药材,除去残茎,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地榆炭 取地榆片,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此外,尚有醋制、酒制、盐制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地榆根含鞣质约17%,三萜皂甙2.5%~4.0%。
地榆糖甙I(Ziyu glycoside I),水解后产生坡模醇酸(Pomolic acid)、阿拉伯糖和葡萄糖;地榆糖甙Ⅱ,水解得坡模醇酸和阿拉伯糖[1]。地榆甙Ⅰ、Ⅱ,甙元为19α-羟基乌苏酸;地榆皂甙(Sanguisorbin)A,B,C,D,E,其地榆皂甙A,糖为L-阿拉伯糖,皂甙B,甙元为乌苏酸,糖为L-阿拉伯糖;皂甙E,甙元为乌苏酸,糖为D-葡萄糖和L-阿拉伯糖[2]。根和根茎尚有(+)-儿茶精、(+)-没食子儿茶精、(+)-焦性儿茶精和焦性没食子儿茶酚及没食子酸、白花色甙(Leucoanthocyanin)[2]。
附 茎叶含槲皮素、山柰酚的甙及乌苏酸等三萜类等物质[1.2];并含游离的没食子酸和鞣花酸[3]。
酚类含4.0%(干重)[2]。3,3’,4-i~O~甲基鞣花酸[5]。
花含矢车菊甙(Chrysanthenin)、矢车菊双甙(Cyanin)[1,2]。 近又从地榆根中分离出Sauvissimoside R1和Pomolic acid 28-O-β-D-吡喃葡萄糖甙(1)[4]。
(1)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06 [2]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580 [3]中药志.第2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41 [4]中草药 1991;22(11)∶483 [5]CA 1985;102∶75721μ
。【药理】:①止血作用 小鼠断尾出血及凝血时间测定表明,地榆生品50%煎剂iig0.2ml/10g,可使两者均明显缩短。
而地榆炒品及烘品却无明显效果:地榆生品去鞣质后无明显止血和凝血作用。说明地榆止血作用与鞣质含量有关[1]。
但也有实验证明,地榆炭及生地榆能缩短小鼠出血和兔凝血时间,两者无明显着差异[2]。
故其止血作用除鞣质外,可能尚有其它因素参与。
蛙后肢灌流试验可见地榆炭,煎剂有使血管收缩的作用[3]。另外,地榆中的鞣质及其多元酚对纤维蛋白溶酶有强抑制效果[4]。地榆成分3,3′,4-三氧-甲基鞣花酸有止血作用[5]。 ②对烧、烫伤的影响 炒地榆粉外用对犬或兔Ⅱ~Ⅲ度热水烫伤有极显着疗效[6]。
大鼠用3%凝固气油灼烧造成Ⅱ度烧伤,外涂地榆复方煎剂也有一定疗效[7]。用药后可使创面渗出减少,减轻组织水肿,减少感染与死亡[6~7]。地榆对去神经兔耳烫伤的疗效不及未去神经者;从地榆中提出的鞣质及市售鞣酸,疗效均不如地榆粉,而鞣质的收敛作用(蛙肺试验)比地榆强,说明地榆治疗烧、烫伤并不仅是由于其所含鞣质的收敛作用[6]。 ③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地榆煎剂对弗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的噬菌体有灭活作用,并具有菌体内抑制噬菌体繁殖的作用,但未发现有阻止噬菌体与细菌吸附的作用[8]。
④抗炎作用 地榆水提物或醇提物ip对正常大鼠甲醛性足跖肿,小鼠巴豆油肿及大鼠肉芽增生均有抑制作用;水提物还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素E1引起的大鼠炎症渗出,水提物涂敷对大鼠伤口愈合有较好效果,醇提物效果不如水提物[9]。 ⑤镇吐作用 鸽ig地榆煎剂3g/kg,1d2次,连用2d,对iv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表现为减少呕吐次数,但潜伏期无明显改变。但犬ig 5g/kg,共2次对阿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效[10]。 ⑥其它作用 地榆煎剂低浓度可使离体蛙心收缩加强,频率减慢,心排出量增加,高浓度则抑制。
对离体兔肠,低浓度使收缩减弱,高浓度则使收缩加强,甚至呈痉挛状态。对麻醉兔有暂时性轻度降压作用[3]。地榆中的甾族羧基化合物对兔有降压作用[11]。雌性小鼠或豚鼠喂以含地榆的饲料,由于间情期延长而使动情周期显着延长[12]。
胃瘘大鼠ig地榆水提物,能显着增强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鲜地榆注射液有升高白细胞作用。体外实验,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有明显抑制作用。
毒性 按Karber法得小鼠ip地榆水提物及醇提物LD50为1.60±0.29,2.17±0.49g/kg。
中毒小鼠表现为活动减少,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抽搐,1~2d内死亡。小鼠每天ig水提物或醇提物2.5g/kg,连续7d,无不良反应[8]。
大鼠每天ig1∶3水提物20ml/kg,共10d,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但在给药d5及d10作肝穿刺检查,发现脂肪浸润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4]。
参考文献 [1]中成药 1990;(4)∶15 [2]药学通报 1965;11(12);562 [3]科研资料汇编(郑州铁路医专),1960 [4]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4;(2)∶20 [5]CA 1985;102∶75721u [6]四川医学院学报 1959;(2)∶98 [7]中华外科杂志 1978;16(2)∶87 [8]中华医学杂志 1962;48(4)∶240 [9]福建医学杂志 1985;(6)∶34 [10]天津医药杂志 1960;2(2)∶131 [11]南京药学院学报 1959;(4)∶8 [12]J Endocrinol 1955;12(4)∶273 [13]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08 [14]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07
。【药性】:
性味 苦、酸、涩,微寒。
①《本经》:“苦,微寒。” ②《别录》:“甘、酸。” ③《滇南本草》:“苦、涩,温。”
归经 入肝、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肝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手、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效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 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水火烫伤。
①《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②《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 ③《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④《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⑤《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⑥《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⑦李杲:“治胆气不足。” ⑧《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⑨《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 ⑩《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⑾《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⑿《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研末掺。
使用注意 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发良。恶麦门冬。” ②《本草衍义》:“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 ③《医学入门》:“虚寒冷痢禁用。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④《本草经疏》:“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 ⑤《本草汇言》:“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之。” ⑥《本经逢原》:“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白蔹,治金属器损伤肢体所致的创伤,或伤口并发感染。
②配阿胶,治妊娠损胎.先兆流产的下血不止。 ③配黄连,治痢疾,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腹痛。
④配白芍,治吐血不止,血色鲜红,溃疡出血。
⑤配当归、黄芩,治痔疾生疮肿痛,出血。 ⑥配槐花,治肠风便血,痔疮出血,血色鲜红,病因属湿热者。 ⑦配生地、黄芩,治冲任失调,血热妄行之崩漏。
⑧配苦参外用,治肛门瘙痒,肿痛,瘾疹发疮。 ⑨配槐角,治热迫血行,痔漏便血。 ⑩配茜草根,治下焦湿热所致的大便出血,脏毒血色浊暗者。 ⑾配诃子,治久泻,久痢,或血痢久治不愈。 ⑿配苍术,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大便下血。 ⒀配犀角、黄连,治痢疾,下利脓血,或便下鲜红,腹痛如绞,发热烦渴,烦闷不安,或神昏谵语。
⒁配防风、马齿苋,治太阳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汗出而身无汗。 ⒂配卷柏、苍术,治泻痢脱肛。
⒃配生甘草,治盐卤中毒,口咸作渴,腹中疼痛。
⒄配黄芩,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⒅配白花蛇舌草、穿心莲,治伤寒、副伤寒。 ⒆配鸭跖草、车前草,治白带。
⒇配黄柏、冰片外用,治烧伤,烫伤,皮肤湿疹。 (21)配委陵菜、小檗,治细菌性痢疾。
(22)配紫竹根、独活,治狂犬病。
(23)配炒乌梅、山楂,治噤口痢。 (24)配煅石膏、枯矾外用,治湿疹。 (25)配太子参,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6)配仙鹤草,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27)配蒲黄、白茅根,治血淋尿血,血色鲜红,或夹有血块。
(28)配蒲公英、银花,治疮疡肿毒,红肿疼痛。
(29)配枯矾,治宫颈糜烂。 (30)配白及粉,治外伤出血。
方选和验方 ①地榆散(《外台秘要》)治金疮:地榆根、白蔹各0.6g,附子0,3g,当归1.2g,白芷、川芎、芍药各0.9g。
研为散,每服1g,温酒调下。1日3次。 ②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妊娠损胎,下血不止,腹疼痛:地榆、炒当归、龙骨、川芎、阿胶珠、乌贼骨(烧灰)各0.9g,炮姜0.3g,炒艾叶、白术,蒲黄各15g,熟地黄、牛角(烧灰)各30g。
为细末,每服6g,粥饮调下。 ③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伤寒、毒热不解,晚即壮热腹痛,便利脓血:地榆、黄芩、黄连、茜根、犀角屑各30g,栀子仁15g。研为散,每服12g,加薤白16.5cm。
水煎服。 ④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吐血不止:地榆、白芍、艾叶、小蓟根各30g,阿胶0.9g,生甘草0.3g。研为散,每服9g,水煎服。 ⑤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大便下血久不止:地榆、赤芍、黄芩、茜根、龙骨、鸡苏苗各30g。
研为散,每服9g,水煎服。 ⑥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赤白痢:地榆45g,樗树白皮30g,白术、当归各0.9g。研为散,每服9g,水煎服。 ⑦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痔疾生疮肿痛,下血不止:地榆、黄芪、枳壳、槟榔、黄芩、赤芍、当归各30g。
研为散,每服12g,水煎服。 ⑧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痢渴或下五色恶物,心神烦热不止:地榆、黄柏、白茯苓各30g。研为散,每服3g,水煎服。 ⑨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赤白痢不止:地榆、黄连各0.9g,龙骨、赤石脂各30g,酸石榴皮15g。
研为散,每服3g,水煎服。 ⑩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水谷痢:地榆、厚朴各0.9g,黄连30g,阿胶15g,研为散,每服1.5g,粥炀调下。 ⑾地榆散(《太平圣惠方》)治下痢脓血,脐腹痞痛、蕴毒不散,渗而成血:地榆、干葛各250g,赤芍180g,炮姜60g,当归90g,炙甘草120g,罂粟壳360g。研为散,每服6g,开水调下。 ⑿地榆散(《卫生宝鉴》)治肛门痒痛或肿:地榆、蒴藋、荆芥、苦参、蛇床子各等份。研粗末,每用30g,水300ml,煎汤外洗患处。 ⒀地榆散(《仁斋直指方》)治肠风热症下血:地榆、黄连、茜草根、黄芩、茯神各15g,栀子仁0.3g。为粗末,每服9g,加薤白16.5cm,水煎服。
⒁地榆散(《仁斋直指方》)治痔疮肿痛:地榆、黄芪、枳壳、槟榔、川芎、黄芩、赤芍、槐花、羌活各15g,白蔹、蜂房(炒焦)、炙甘草各0.3g。
为粗末,每服9g,水煎服。 ⒂地榆散(《传信适用方》)治五色痢,里急后重:炒地榆60g,罂粟壳(蜜炒)120g,陈皮、藿香、黄连、炙甘草、苍术(米泔浸3日,炒)各30g。为粗末,每服6g,水煎,去渣,口服。
并两服,渣再煎。 ⒃地榆散(《证治准绳》)治久泻、久痢、血痢:地榆、诃子、甘草各等份。研细末,每服9g,淡盐汤送下,1日2次。 ⒄地榆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大便下血:苍术120g,地榆60g。
研末,每服30g,水煎服。 ⒅地榆汤(《千金翼方》)治瘾疹发疮:地榆90g,苦参240g,大黄、黄芩各120g,黄连、川芎各60g,炙甘草180g。
水煎外洗。 ⒆地榆汤(《圣济总录》)治黄痢下血,如鸡肝片,腹痛烦闷:地榆、犀角(镑)、炒黄连、侧柏叶(微炒)、炙黄柏、当归(微炒)、黄芩、生地黄、赤地利各30g。为粗末,每服7g,水煎,不拘时服。 ⒇地榆汤(《圣济总录》)治血痢不止:地榆60g,甘草(炙、锉)15g。上2味粗捣筛。每服12g。
(21)地榆防风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太阳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等份。研为散,每服9g,温米汤调下。 (22)地榆甘草汤(《杂病源流犀烛》)治结阴便血、腹痛不已:地榆120g,炙甘草9g。
为末,每服15g,加砂仁末3g,水煎,分2次服。 (23)地榆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泻痢脓血,乃至脱肛:苍术30g,地榆60g,芍药、卷柏各90g。为粗末,每服30g,水煎服,病退药止。
(24)地榆饮(《证治准绳》)治痢疾、腹痛难忍,利下赤白,日夜频作,里急后重:地榆9g,白芍、生甘草、炒枳壳各7g,黄连5g。研粗末,每用9~15g,清水煎去渣温服。 (25)地榆丸(《外台秘要》)治冷痢不消食,腹中胀痛,气满不能食:地榆、干姜各180g,黄连0.3g,龙骨、赤石脂各2.1g,厚朴、乌梅各1.8g,白术、当归、熟艾叶各1.5g,炙甘草1.2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开水下。 (26)三圣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洞泄、下痢羸困:炙地榆、煨诃子皮各15g,姜厚朴0.9g。为细末,每服1.5g,粥饮调下,日2~4次。
(27)榆丁散(《医宗金鉴》)治太阳中风,邪在半表半里,头出汗而身无汗:防风、地榆、紫花地丁、马齿苋各15g。为细末,每服9g,温米汤调下。 (28)平胃地榆汤(《卫生宝鉴》)治阴气内结,渗入肠间便血:苍术、升麻、炮附子各3g,地榆21g,陈皮、厚朴、白术、干姜、茯苓、葛根各1.5g,炙甘草、益智仁、人参、当归、炒神曲、白芍各0.9g,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食前服。 (29)归麦榆草汤(《辨证录》)治盐卤中毒,口咸作渴,腹中疼痛:生甘草6g,当归、麦门冬各30g,地榆15g。水煎服。
(30)苍术地榆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飧泄下血:苍术60g,地榆30g。水煎服。
(31)苍榆汤(《医学入门》)治泄痢脱肛:苍术6g,卷柏、芍药各4.5g,地榆,阿胶各3g。水煎服。
(32)《四川中药志》:“治血痢、下痢脓血,腹痛较剧:地榆15g,白芍10g,甘草、黄连各5g,枳壳10g,乌梅6g。水煎服。
” (33)槐角地榆丸(《外科大成》)治痔漏肿痛出血:槐角(炒黄)120g,地榆(炒黑)、地黄(炒焦)、炒黄芩、炒荆芥各60g,枳壳40g,当归尾30g。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9g,空腹,白开水送下。
日2次。 (34)菊榆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菊花15g,地榆15g,十大功劳叶15g,苦参9g,黄芩9g,大飞扬9g。上药水煎成100ml。
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5次为1疗程。 (35)《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伤寒、副伤寒:生地榆30g,黄芩15g,红藤30g,败酱草30g,制大黄或生大黄10g。水煎服。小儿剂量酌减。” (36)《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儿童肠伤寒:地榆30g,白花蛇舌草15g,穿心莲30g,如意花根15g,一枝黄花9g。水煎。
4岁以下,每日1剂,分3~4次服用;4~14岁,每日2剂,分3~4次服用。” (37)《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白带:生地榆、鸭跖草各60g,大蓟30g,车前草15g。水煎服。
” (38)《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烧烫伤:地榆炭、寒水石、大黄、黄柏各90g,冰片9g。共研细粉,香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39)《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细菌性痢疾:地榆、委陵菜各5000g,小檗2500g。共研粗粉,水煎3次,浓缩成流浸膏,加入荠菜粉1250g,压片,每片0.5g,每次服2~3片,每日3次。” (40)《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狂犬病:生地榆30g,紫竹根、人参、独活、前胡、茯苓、甘草、生姜、柴胡各9g,枳壳、桔梗、川芎各60g。水煎服。” (41)《滇南本草》:“治红白痢,噤口痢:白地榆6g,炒乌梅5枚,山楂3g。水煎服。红痢加红糖为引,白痢加白糖为引。
” (4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湿疹:地榆粉、煅石膏各60g,枯矾3g。共研细粉,加凡士林适量,调制成40~50%软膏,涂患处。
每日1~2次。
” (43)《中国民间实用医方》:“治痔疮出血:地榆30g,槐花15g,旱莲草30g,藕节30g。水煎服,每日1剂。” (44)新中医 1982∶(5):“治肠伤寒:生地榆30g,黄芩15g,红藤30g,败酱草30g,制大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45)新中医 1981;(7):“治志贺氏Ⅰ型细菌性痢疾:地榆20g,葛根15g,川黄连10g,黄芩10g,丹皮15g,槐花20g,木香9g,赤芍10g,甘草6g。每日2剂,水煎服。” (46)地榆丸(新中医 1978;(3))治宫颈糜烂:生地榆60g,生槐花60g,明矾10g,龙骨20g,制成丸。晚间用0.1%高锰酸钾洗净,放2丸于阴道最底部,2日1次,4次为1疗程。月经前后5天禁用。
(47)黄连地榆汤(新医药学杂志 1978;(5))治上消化道出血:地榆50g,黄连10g。加水500ml,煎至100ml左右,冷却后每15~30分钟服1次,每次20~40ml,每24小时服2剂。 (48)黑龙江中医药 1982;(4):“治膀胱肿瘤:地榆炭100g,加食醋500ml,煎至300ml,每日1剂,分次服完,每次服量不限,经过滤及高压消毒灭菌后也可以作膀胱灌注用,每次20~30ml。” (49)吉林中医药 1983;(4):“治烧烫伤:地榆炭70g,黄连25g,冰片5g,芝麻油适量,调糊状局部外涂。” (50)广西中医药 1989;(2):“治疗烧伤:生地榆96g,大黄135g,冰片24g,甘油100ml,70%酒精1200ml。先将生地榆、大黄浸泡于酒精中,浸泡1周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再将冰片、甘油放入药液中拌匀装瓶,密封备用。
”
单方应用 ①《活法机要》:“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15g,苍术30g。水400ml,煎200ml,空腹服,日1服。
” ②《补缺肘后方》:“治狂犬咬人:地榆根末,服1g,日一、二。或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③《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传染病》:“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0.9~1.8g,每天3次,儿童减半。” ④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地榆、太子参各30g,或加怀牛膝30g。水煎服,连服2月。” ⑤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g,田基黄200g,研末,田七粉5~15g,调入700g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⑥《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皮肤科》:“治湿疹:地榆30g,加水400ml,煎成200ml,纱布沾药液湿敷。或地榆面450g,密陀僧900g。
研匀,加凡士林900~1200g,调膏外敷。” ⑦《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烧烫伤:地榆根烧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⑧《中国民间实用医方》:“治大便干燥、痔疮出血:地榆15g,鸡冠花30g,大黄10g。水煎,分3次服完。” ⑨《民间常用草药》:“治溃疡病出血:地榆12g。水煎服。
” ⑩《长白山植物药志》:“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地榆15g,仙鹤草、耧斗菜各25g。水煎服。
”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肠伤寒:地榆30g,白花蛇舌草15g,加水600ml煎至50ml,为1日量,分2~3次服完,4岁以下用量减半。”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宫颈糜烂:地榆炭50g,枯矾、磺胺粉各25g,使用前加白及胶浆调成糊剂。宫颈糜烂部分先用硝酸银腐蚀,然后涂以地榆糊剂,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食疗 ①《药酒验方选》:“治产后血崩:菖蒲20g,地榆50g,当归40g。上3味,捣为细末,黄酒500ml,同煎取汁去渣。食前分3次温饮。” ②《广西本草选编》:“治小儿癫痫:地榆根60g,同猪蹄500g或豆腐500g煎服。5天为1疗程。
”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曰: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②黄宫绣《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为解热止血药也。” ③邹澍《本经续疏》:“地榆,妇人乳病甚多(此乳字当作生产解,汉以前生产皆谓为乳,曰产后者,始自《金匮要略》也),不被风者不痓,(《金匮要略》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痓),痓不必皆痛,故产后痓,不必尽可以地榆治,惟痓而且痛,乃地榆所专主也。以是推之,七伤带下病,亦非风不痛(巢元方曰: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肠鸣腹满,脉紧即肠中痛,脉数则阴中痒痛生疮,脉则阴疼掣痛,浮、紧、数、弦,皆有风象者也),则地榆者不治别因之带下,并不治七伤带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称七伤带下病止痛,又可见矣。
何况血去气散,风乘虚入而为恶肉,风乘营卫之相遭而鼓荡为汗,金疮被风而痛不可瘳,不皆为地榆所属耶?《别录》之止脓血、诸瘘、恶疮、热疮、产后内塞作金疮膏,皆于《本经》推类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补绝伤,则其义若别有在者。然气盛而鼓风入血。何异血虚而风乘以入,风入而更耗其血何异风入而大耗其津液,风横梗于气血之间,何异气血之不相续,则仍是血虚气违为根本,风气搅扰于其间乃为病,而治之以化风气为生气,致气血使调和得巽而相入矣。
” ④闾邱铭《本草选志》:“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妙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
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其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
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⑤张德裕《本草正义》:“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
《本经》又疗金疮,《别录》谓止脓血,恶疮热疮,可作金疮膏,皆即此清火凉血之功用。
且所谓主七伤,补绝伤,亦皆指外疡言之,非谓地榆苦寒,能治虚损之劳伤也。
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胜热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胜湿退热。
” ⑥陈士铎《本草新编》:“地榆,味苦甘酸,气微寒,阴中阳也,无毒,止妇人赤带崩下及月经不断。却小儿疳热,止热痢,下瘀血。温风下血,愈金疮。但治热而不治寒,虚寒之人,不可轻用。”“地榆凉血之品也,血热病生,用之凉血,正得其宜,然而血热则必动,动则心有散失之虑;血寒则可凝,凝则必有积滞之患。过用地榆凉血,则热变为凉,而阴寒结于肠胃,腹痛之症生,反至血崩下血而不可止,犹以为地榆之用少也,更助之凉血之药,势必死亡而后已,良可叹也!”“地榆凉血之功甚多,要在人善用之耳。
地榆治大肠之血实有奇功,新旧皆可用否?曰:不可也。大肠有火,则新旧皆宜;无火则新旧皆忌,此言其常也。大肠前有火而后无火,则前宜而后不宜;久无火而暂有火,则久当忌而暂不宜忌,此言其变也。审常变而察可否,岂特用地榆一味为益哉?”
“单用地榆一味,则功专而效速,合用他药未免构牵矣。倘所用他药尽于大肠之经,则调和其寒热之间,协助于气血之内,功更速而身亦健。惟其所用之他药,非尽入大肠经之味,则彼此异宜,上下违背,安能奏功乎?可见用药贵纯而不贵杂,不在单用与不单用也。
”“地榆凉血,何以能止血也?不知地榆亦能补血也。倘徒凉血,正不能骤止,惟其凉血又兼补血,所以单味亦能成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