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自扣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171页(1464字)

【概况】:

异名 毛茛(《本草拾遗》),鸭足板(四川)。

基源 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禹毛茛的全草、叶或根。毛茛属全世界约600种;中国约90种,药用的有10种。

原植物 禹毛茛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

历史 毛茛始载于《本草拾遗》。在《纲目》中记述:“毛茛即今毛堇也,下湿处即多,春生苗,高尺馀,一枝三叶,枝有三尖及细缺,与石芮茎叶一样,但也有细毛为别,四、五月开小黄花,五出,甚光艳,结实如欲绽青桑椹,如有尖,与石龙芮子不同。”又称:“山人截疟,采叶搂贴寸口……。”所指即系本品。

形态 多年生草本。须根伸长簇生。

茎直立,上部有分枝,与叶柄均密生开展的黄白色糙毛。

叶为3出复叶,叶片宽卵形,长3~6cm,小叶卵形,边缘密生锯齿或齿牙,顶端稍尖,两面贴生糙毛。

花序有较多花,生茎顶或分枝顶端;萼片卵形,开展;花瓣5,椭圆形,基部狭窄成爪,蜜槽上有倒卵形小鳞片。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1cm;瘦果扁平,长约3mm,宽约2mm,无毛,边缘有宽约0.3mm的棱翼,喙基部宽扁,顶端弯钩状,长约1mm。

花果期4~7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8卷,319页,图版9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2500m的平原或丘陵田边、沟旁水湿地上。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印度、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春末夏初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鉴别 全株长约40cm,暗褐色。茎有分枝,细长压扁,有纵皱纹,被灰黄色粗长毛,茎基带有须根。叶皱缩,叶片二回3裂,叶柄基部呈鞘状。

枝上部带有花或果实,大多脱落,露出长3~4mm的花托。

气微,味淡。以干燥、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 甘、淡,平。

有毒。 ①《岭南采药录》:“略有毒。” ②《广东中药》:“淡,平,有微毒。”

功效 去翳,退黄,定喘,截疟,镇痛。

主治 目翳,黄疸,哮喘,疟疾,关节炎。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发泡、塞鼻或捣汁涂。

使用注意 ①《广东中药》:“其汁液切不可点服。” ②《广东中草药》:“不宜内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眼病去膜、痘眼亦好:铜钱1个,放在脉门之上,自扣草捶烂,敷在钱眼处则扯毒,有泡亦无碍。” ②《常见中草药彩图》:“治哮喘:鲜草捣烂敷大椎穴,或取叶少量用纱布包塞入鼻孔,喘平除去。” ③《南京民间药草》:“治黄(疸)病:自扣草打烂,敷手腕脉上,待起泡时,刺破除去黄水”。 ④《常见中草药彩图》:“治胃痛:全草捣烂敷胃俞、肾俞等穴位,若起泡,不要乱破,可自行吸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