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藏族自治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237页(903字)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以北。

1953年12月31日成立自治区,两年后改为自治州,辖海晏、刚察、祁连三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总面积44952平方公里,总人口据1991年统计为25.82万。

自治州人民政府驻门源回族自治县的浩门镇。是多民族居住地区,有藏、汉、回、蒙古等民族。

据史书记载,该地在两汉和三国时期属西羌牧地;北朝隋朝为鲜卑族吐谷浑所据;唐、五代属吐蕃王国;宋为唃厮啰所占;元时归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末为蒙古族麦力干等游牧地;清时为额鲁特蒙旗各部的牧地。境内群山巍峨,地势高峻,北部是祁连山由西北向东南横贯自治州中部,南部是辽阔的草原,牧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0%左右。

畜牧业比较发达,所产“门源”远近闻名。青海湖鸟岛在海晏、刚察县境内,每年春末夏初,鸟群从我国的南方和邻邦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国家飞来,在岛上营巢孵化育雏,八九月份就成群结队到原地过冬。鸟的种类很多,数量最多的是斑头雁,其次是大海鸥、棕头鸥和鸬鹚。青海湖盛产裸鲤(俗称湟),湖滨草原及周围山地有黄、野驴、盘羊等野生动物。

自治州境内河流较多,水源丰富,有大小河流140余条,其中较大的有浩门河即大通河,从西向东流贯全境,两岸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油菜籽和豆类等。

海北州的日照时间较长,光辐射也较强,全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由于地势高低差距大,气候多样性,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都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但部分地区冬季较冷,霜期较长,有局部性冰雹和冷冻等自然灾害。山区出产珍贵的野生动物和药材。

森林资源和煤、铁、铜、石棉等地下矿藏也比较丰富。解放前海北经济十分落后,全州只有为数极少的几家私营工业和小手工作坊。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于工业采取了扶持和适当发展的政策,先后办起了煤矿、电厂、铜矿、农机修造厂,组织了建材工业和手工业联社。自治州已经具有电力、煤炭、建筑、建材、制药、机械修理、汽车运输、公路养护、纺织、皮革、皮毛、木器、食品、粮油加工等行业。另外全州的文教卫生、金融贸易、邮电通讯、公路交通等方面也都有了迅速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