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422页(314字)

彝族祭祀舞蹈。

彝语叫“阿妥木义嘎”,意为“刀舞”,流行于云南禄丰县高峰地区。相传,三国时,蜀汉武侯诸葛渡泸南征,对孟获及士兵、百姓从不杀戮,并传授刀术和种稻技术。

此后,每当起刀练武,均要抬孔明关羽、孟获三人面具头像,诵种稻过程,祈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进行。

舞时长号、锣鼓齐鸣,旌旗招展,铁炮冲天。舞者画脸谱扎红头巾,结绣球插尾,着短服持大刀,奔向火把山各要地,环围三个面具头像,对刀起舞,势如征战冲杀。

刀法有抹、涮、掖、晃、刺、抛、穿、举等。舞步有踢、跨、蹲、退、点、跳、转等。每当耍刀之时,成千上万的彝族群众着盛装登高围观,并欢歌起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