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字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573页(526字)
又称水书。
水族曾使用过的一种古老文字。水语称“泐虽”。
有400多个单字,史无记载。大约在秦汉之际,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形意文字。
分古体字、今体字和秘写字。“古体字”多见于年代较久的手写本,初用竹木炭条刻画在较硬的纸片或树皮薄板上,故字迹与用刀刻的甲骨文或金文颇类似。后来改用毛笔写在纸上,字迹笔画圆滑,粗细不均,字形有变化,有些逼近今体汉字,多见于清光绪年间的手写本。“秘写字”是巫师的保密文字符号。
按字的结构可分为象形字、仿汉字(指事)、象意和略似汉字的假借字等类型。象形字是按照事物的形象描绘的,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原始图画;另一种是简化的图画,一般抓住事物典型特征,以代表全体,例如“老虎”的“虎”字,则在简化的头型上突出双耳;“豹”字,则在虎字基础上延长颈部和突出双目表示。仿汉字,这类字包括天干、地支及数目字,某些字形与古体汉字相类似。象意和略似汉字的假借字,这两类是仿方块汉字形体创造的,所以具有与汉字的象意、指事和假借等相类似的构造方法。
水字特点是:字少意繁,形体构造、音、意极其复杂,往往一字多形、多音、多意,也有意同形异的。外形虽很原始,但已经超出了单纯巫术文字的作用。
上一篇:水葬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