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652页(603字)

藏族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画在布或绢上,装裱后加轴可以悬挂。最早源于吐蕃时期写在布上的一种文告;或早期藏传佛教行脚僧人在各地说法时,把画在布上的佛像随身携带,便于向信徒展示。

唐卡画幅一般宽60厘米、长90厘米。在画幅中心画一主尊佛像,把一段段故事围绕主尊像,顺时针画满一周。这种构图形式必须把故事画得疏密有致,穿插得体,衔接自然;既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又不致产生勉强拼凑、板滞杂乱的感觉。这是藏画师表现技法上高明之处。

唐卡有独幅的,也有几幅或几十幅为一套的(如成画于明代的《八思巴画传》唐卡)。唐卡画幅的大小悬殊很大。

小的只有五寸,大的有五六层楼高。藏传佛教的佛堂或经堂都悬挂成排的唐卡。每年藏历“亮宝节”,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都悬挂巨型唐卡,供信徒瞻仰。唐卡和壁画往往互为蓝本。

在题材内容、技法、颜料使用、作画步骤上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轴唐卡有相对的独立性;唐卡在作画前要将细麻布或绢张钉在木框上,用白垩粉调胶作底,经过砑光、干燥才能作画。画完后从框上取下,用锦缎装裱加轴、开光而成。唐卡除绘画这种形式外,还有刺绣、布贴、珍珠制作成的。

西藏山南地区收藏两幅珍珠唐卡,用数万粒珍珠、宝石、松耳石串联成佛像、装饰纹样,可称是唐卡中的稀世珍宝。现在藏族美术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岭·格萨尔王》唐卡,并在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获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