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箍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700页(274字)
①景颇、崩龙等族套在腰间的一种装饰品。
用细藤漆上黑、红、花等颜色的漆,绕成数十个圆圈。同时套在腰间裙子上部,以壮美观。
依颜色不同又分为黑腰箍、红腰箍、花腰箍等类。②德昂族装饰品。
妇女在统裙外系腰箍,分红、黑两色,用藤篾或竹篾制成。不同年龄的妇女所用圈数也不相同。民间传说诸葛亮到滇西,不慎掉进陷阱,德昂姑娘路过,砍下长藤营救,后长藤成了腰箍。又传,古时德昂女子满天飞,男子用藤篾做圈套在女子腰上将其拴住,后演变成为腰箍。
腰箍是年龄的标志,又是美的象征。谁佩带的腰箍越鲜艳、越精致,谁就更勤劳、聪明。
上一篇:漾濞彝族自治县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