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姓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706页(603字)
彝语称“搓西”。
在彝族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从父系血缘家族而来的姓氏。据传其历史已相当久远,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就有了当时起“级别婚姻”作用的母系氏族姓氏,《勒俄特依》一书就有“施南”八代生子不见父的传说。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姓氏。
除姓氏外,几个氏族又有一个共同的家支称号。
解放前彝族社会中,以父子连名制谱系贯穿起来的氏族血缘集团——家支,即是父系氏族联盟的躯壳,保留了父系氏族的一些习惯。《史记》中的“邛都”、“劳浸”、“靡莫”、“巂”、“昆明”,东汉魏晋时期的“斯叟”、“苏祈叟”,《华阳国志·南中志》所称“五十八部夷族”,唐代的“勾邓”、“两林”、“丰琶”、“蒙舍(迷撒)”,宋代“乌蛮”地区的“三十七部”等,其中多为彝族先民。元明清史志中提到的彝族姓氏和家支名称更多。据初步统计,凉山彝族社会中有500多种姓氏,其中历史上遗传下来的黑彝姓氏约有50种,其余为白彝姓氏。
解放前的呷西(家奴)一般没有姓氏。滇、黔彝族约在明朝改为汉姓,但彝姓至今在民间仍有保留,只是公开场合已不用。彝族姓氏一般是两个音节,如:沙马、阿尔、吉克、罗洪、瓦渣。也有少数单音节的姓氏,如:甘、马。
一般在公开场合使用时都放在名字之前。每种姓氏都有一定的来源和传说,绝大部分姓氏的词义为猪、羊、牛、马、狗等,反映了彝姓来源于远古图腾崇拜。
上一篇:彝文劝善经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