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市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上册》第98页(1090字)
美丽的岛国,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面积为24.4100万平方公里,人口5707.7万,英语是国语,首都伦敦,货币为英镑。
老牌工业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681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906美元。目前,经济是资本主义混合经济,即国有化企业与私人企业并存。
国有化企业产值约占全部经济的1/3,私人企业产值约占2/3。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在方圆仅一英里的老‘伦敦城’,集中了数百家英国和外国银行、保险公司和股票交易所,每年通过外汇交易,赚得20亿英镑的收入,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
一些传统工业,如纺织、冶金、机械等,设备陈旧,竞争性差。宇航、电子、化工等新兴工业,在世界上则处于领先地位。
海底石油开采、卫星通信、信息工程、微型电子等,近年来引人注目地发展。
矿物资源和工业原料非常贫乏,主要依靠进口。
煤、石油、天然气、核电等,较为丰富。煤储量约70亿吨,按目前开采率可以开采60年。
北海油田发现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产油国之一。交通运输发达,水陆干线四通八达。有港口250个,港口停泊吨位达1.4亿多吨。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只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6%。目前,食品自给率已达60%以上,其中鸡蛋和牛奶完全自给。英国是个岛国,对海外市场和资源的依赖性很大。
进、出口商品总值均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出口产品占世界出口额的5~6%。
以进出口总值计算,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居世界第四位。在宇航产品、汽车、电讯设备、各类机械等方面,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原料、燃料、食品、矿物等。贸易对象主要是欧共体国家、“英联邦”成员国和美国等。
英国1954年与中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的国家。近30年来,两国贸易基本上是逐步上升的。中国对英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土畜产品、食品、纺织品、工艺品和化工原料;从英国进口的商品是钢材、化工产品、农药、有色金属、航空器材和机械产品。
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技术进出口公司等先后于1979年底向伦敦派出了常驻代表。中国银行、民航、旅行社、保险公司等也先后在英国设立了办事机构,从而推动了两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人员的往来。
1979年中英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签订之后,双方民航的客货运输业务不断发展。在汽车制造、轮胎生产、煤矿开发、玻璃生产、石油勘探和开采、电力等方面,两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