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51页(1935字)

研究拜占庭帝国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科学文化等的国际性专门学科。

“拜占庭”一词源于古代希腊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殖民地名称,中国史籍中称之为大秦或拂森。它位于地中海和黑海、欧洲和小亚细亚之间的交通要冲,在经济上、政治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公元330年,罗皇帝君士坦丁建“新罗马”于此,易名为君士坦丁堡。

6世纪上半叶以前,罗马帝国东部诸省通称“东罗马”。

7世纪以后,帝国东部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上已与早期罗马帝国不同,史称“拜占庭帝国”。10世纪以后,拜占庭日渐衰落,在外族的打击下,于1453年灭亡。其疆域前后变化甚大。起初,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

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527-565),又将北非(埃及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部纳入帝国版图。

6至7世纪,经过奴隶、隶农起义和斯拉夫人入侵,拜占庭逐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拜占庭在存在的1000多年中,曾给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如11世纪时,米海尔·普塞鲁所着《逻辑学》和《四学概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流行欧洲各国,被作为当时研究科学的入门读本。

13、14世纪时尼古拉·米列伯卓斯编的《药物学指南》,法国巴黎大学医科直到17世纪还用它做教材。我国的民间杂技,如幻术、吞刀、吐火等,是在汉武帝时由拜占庭地区传入的,公元635年还传入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景教。

由于拜占庭帝国统治的领域曾包括了埃及、西亚和希腊这几个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心,其社会历史状况,在帝国灭亡后就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兴趣主要在拜占庭的古典语言与文化。

到17世纪,拜占庭历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法国陆续出版了历代拜占庭作家的手稿——《巴黎拜占庭作家大全》,此书到19世纪基本完成。

17世纪以后,特别是19世纪,拜占庭历史研究获得大发展,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特别是俄国,都对拜占庭史有极大研究热情,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和文化史、商业和贸易史以及艺术、绘画、音乐、货币、碑铭、家族谱系及纸草文书学都有涉及,逐步形成一门几乎包罗万象的独立学科——拜占庭学,涌现出一批拜占庭研究家。俄国拜占庭学家着名代表之一的乌斯宾斯基(1845-1928),曾任俄国科学院拜占庭学家委员会主席,编辑《拜占庭学报》,所着《拜占庭帝国史》颇有影响。德国拜占庭学家克鲁姆巴黑尔(1856-1909)所着《拜占庭文学史》(1891)是拜占庭文化的百科全书,并于1892年创办第一种专门研究拜占庭文化的刊物《拜占庭杂志》。1924年,第1届国际拜占庭研究大会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标志着拜占庭学成为一门国际学科。1948年,又成立国际拜占庭研究协会(AIEB),以促进拜占庭文化的研究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拜占庭研究中心从欧洲移到美洲,其标志是美国顿巴登拜占庭研究中心很快成为国际拜占庭学的重要基地。

各国因研究角度及占据资料文献的不同,拜占庭学的研究课题存在差异。希腊拜占庭的学术活动主要是:(1)政治经济制度史的研究。主要探讨拜占庭历史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内在联系,拜占庭帝国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它的法律、文化和艺术发展特点及其对周围世界(斯拉夫、阿拉伯、意大利……)的影响,它与其他民族的联系、冲突,军事活动和外交,宗教传统、宗教斗争及教权与政权的关系等。(2)语言文学的研究。

研究范围包括语音学、语源学、语法学、韵律学等学科和小说、散文、戏剧、歌等文学作品。当代语言学家K·N·萨沙主编的《中世纪希腊语》是研究拜占庭语言文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书。(3)艺术史研究。对希腊、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境内中世纪时期的建筑(主要是教堂、修道院及城堡)进行考察、研究,探讨拜占庭宗教艺术的特点、演变过程及主要的艺术流派。

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图片、资料和专着。

(4)考古建筑研究。希腊有一个专门从事考察和修复中世纪历史遗迹工作的机构,培养出一批具备精湛的历史知识和建筑才能的人才,他们能根据现有遗址的分层,恢复其历史本来面目。他们曾分头对圣山阿索斯的诸修道院、古罗马城墙、中世纪的教堂及里面残破的壁画、镶嵌画进行整修。

拜占庭学80年代后在我国受到一定的重视,派有留学生到希腊等地专修拜占庭史。

【阅读书目】:

《拜占庭帝国》,葛定华,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上一篇:中亚学 下一篇:非洲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