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11-16 12:49:4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386页(4564字)

【集校】:

《文选》陈本:乗朎舡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文选》尤本: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文选》六臣本: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洪兴祖: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校语:《释文》作柃。

《字书》:,船也。吴,疑借用。

榜,北孟切,又音谤,进船也。汰,音泰。

朱熹:椉舲船余上沅兮,齐吴而击汰。

校语:舲,一作柃。

黄省曾:乘舲舩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明繙宋本:乗舲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乘舲舩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汪瑗:乗舲舩余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

毛晋:椉舲船予上沅兮,齐吴榜而击汰。

庄允益: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以击汰。

刘师培:《原本玉篇·舟部》引“舲”作“”,“上沅”作“上征”。

《原本玉篇·水部》、《文选·南都赋》注,击并作激。

闻一多:王注曰“吴,大也,(各本脱“大也”二字,下文“齐举大櫂”可证。

《文选·海赋》注引“榜,船櫂也”四字,不与吴字连读,所据本似犹未脱)。

榜,船櫂也,……言……士卒齐举大櫂而击水波。……或曰‘齐悲歌’,言愁思也。”案《哀郢》曰“楫齐扬以容与兮,”(注“楫,船櫂也。”)与此“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语意相仿。王引一本作“齐悲歌,”义虽可通,然以《哀郢》证之,似仍以作“吴榜”爲正。

陆侃如:齐榜而击汰。校语:,各本作吴。王逸注云,“吴榜,船櫂也”,可知王氏亦以“吴”爲船也。《集注》以爲国名,盖因字无舟旁而会,故今特改用本字。

沈祖緜:吴非国名。《説文》:吴,一曰大言也。

《方言》十三:吴,大也。吴榜,大榜也。王逸注:吴榜,船櫂也。……士卒齐举大櫂而击水波。

洪《补注》:吴疑借用,均未明言之。当释大爲稿。

汰,《説文》无。汰之借用。

汰,淅也。,淅也。

淅,汰米也。三字互训。

徐锴曰:水激过也。《楚辞》曰:齐吴榜以击汰。张衡赋曰:汰瀺灂。楚金以汰爲汰。

张赋乃《南都赋》文也。《南都赋》注引此,击作激。

姜亮夫:王注:“士卒齐举大櫂而击水波”,王以大训吴、櫂训榜,则王本亦作吴榜也。

(《重订屈原赋校注》)。

【集释】:

王逸:舲船,船有窗牗。

,船櫂也。汰,水波也。言己始去,乘牎舲之船,西上沅湘之水,士卒齐举大櫂而击水波。自伤去朝堂之上,而入湖泽之中也。

郭璞:《史记·司相如传·子虚赋》“榜人歌”,《集解》引郭璞曰:“唱櫂歌也。”案郭训榜爲櫂,同王。

刘良:朎,舡名也。吴榜,舡棹也。

汰,波也。

洪兴祖:上,谓遡流而上也。

上,上声。

朱熹:舲,音零。

上,时掌反。,北孟反,又音。汰,音泰。

舲船,船有牖者,或曰小船也。上,谓泝流而上也。齐,同时并举也。吴,谓吴国,櫂也。盖效吴人所爲之櫂,如云越舲蜀艇也。

汪瑗:乘,载也。上,谓溯流而逆上也。沅,水名。

齐,整也,谓整理其櫂也。朱子曰:“齐时并举也。”瑗按:《哀郢》曰:“楫齐扬以容与。”则解作齐时并举爲切,而此只云齐榜,当解作整理之义爲顺,不必拘一也。

或曰,吴恐当作吾,屈子每以余吾对言,声相同而也。瑗按:《九歌》称吴戈秦弓,此作吴爲是。汰,水波回纹也。盖举櫂击水而生波纹,而櫂又复挠之,故曰击汰。

陈第:吴榜,吴之刺船人也。

黄文焕:徘徊之后,爰再决济。舍彼车马,从彼舲船。上沅难顺,遡多阻。

王夫之:舲,小舟。榜,櫂也。言吴榜者未详。击汰,楫入水,击波上溅也。

江而南,至洞庭,乃西泝沅水而上。洞庭九派,湘水爲其正支,涉洞庭则涉湘矣。

故前云济湘,此云上沅,不相悖。

林云铭:齐,衆用力也。

蒋骥:沅水东入洞庭,而原西向,故溯而上之。

奚禄诒:汰,涛也。

戴震:小楫谓之榜。汰,浪淘沙土也。

胡文英:吴榜,吴船所用之楫,取其轻利,今长沙诸小舟,其楫俱似吴地小舟所用也。汰,沙水相流之处,故下云:淹回水而凝滞也。

王闿运:吴,吴人工船者。

舲船吴,葢以礼遣,得乘官舫也。

沅,去郢较近于湘。葢以量移爲名,而实远之。

黄侃:“齐吴榜”句,吴犹也,鋘卽铧之别字。

闻一多:《淮南子·主术篇》“汤武圣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舲舟而浮于江湖。”《俶真篇》“越舲蜀艇”。许注曰:“舲,小船也。”(《原本玉篇·舟部》引)郭忠恕《佩觿集》:“汰,涛也。”(汰汰同。

)《哀郢》“楫齐扬以容与兮”,与此“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义同。

姜亮夫:《説文》无舲字,柃则木名,与船无涉,恐亦非。

然古从令之字,或又从灵,则柃当爲棂之别书,而偶与柃木字合者耳。棂者楯间孔也(孔原作子,从朱骏声説更正),江淹《杂体》:“曲棂激鲜”注:“窗间孔也”。

字又作欞,又借灵爲之,《广雅·释诂》:“灵,空也”,是。疑此本作灵(卽欞之借),因通用而作令,以其舟船而增偏旁舟也。(又,车之有窗棂者亦曰軨,故舟之有窗棂者亦可曰舲矣。此文字孽乳之一例也。)《原本玉篇·舟部》引此正作。按舲船有二释,而以有牕牖者一义合于语义(朱熹《集注》)。

“舲卽丽委”“离”“丽尔”“玲珑”“陆离”一语之变,不得言小船。下文云:“齐吴榜以击汰”,吴榜不得施于小舟,且击汰亦非小舟所能任。

“齐吴榜”句,王注:“士卒齐举大櫂而击水波”,则训吴爲大矣。洪补曰:“《字书》:,船也。吴疑借用”。朱以吴爲吴国,“盖效吴人所爲之櫂,如云越軨蜀艇也”。

是三説者,皆以齐爲动字,当卽《哀郢》“楫齐扬”之义。近世朱骏声读吴爲《诗·丝衣》“不吴不敖”之吴,传:譁也。则以齐爲疏状字,説亦可通。是则“吴榜”与“击汰”爲对文矣。

(《重订屈原赋校注》)

刘永济:吴榜,朱骏声曰:“《诗·丝衣》‘不吴不敖’,《泮水》‘不吴不扬’传:‘譁也。’《楚辞》:‘齐吴榜以击汰。’”按朱説是。譁榜击汰,皆一动一名。

譁榜之事,今之行舟者犹然。(《屈赋通笺》)〇此换水行。

屈子南行或係由鄂渚陆行至洞庭,换水行,渡洞庭沅水逆上至溆浦。(《屈赋音注详解》)

朱季海:《方言·第九》:“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寻《哀郢》云:“将运舟而下浮兮”,《惜诵》云:“魂中道而无杭”,此所谓“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也;惟《涉江》此文又云:“船”,独与汉之关西语相应者,盖七国楚语有之。

寻《淮南·铨言训》曰:“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淮南虽在关东,亦谓之“船”者,此楚之遗言也。〇齐吴榜以击汰,注:言士卒齐举大櫂而击水波。

洪氏《补注》曰:《字书》:,船也。吴疑借用。

《注》言齐举大櫂,则吴训大也。依《注》知《方言·第十三》:“吴,大也”,实与楚语相应。

洪氏引《字书》,非王意(今《注》有“吴榜,船櫂也”五字,疑不出王氏;或复扬榷而言,必不以船训吴,如洪説矣;亦可大作船,未见其本,无以质言)。(《楚辞解故》初编)

苏雪林:吴本水国,春秋之末,爲越所灭,其后楚又灭越。

吴越皆擅舟楫之利,士卒又习于水。越王勾践之伐吴,发习流二千人(顾炎武谓爲习泅者);命範蠡舌庸率师沿海泝淮以吴路……勾践率中军泝江以袭吴。

入其郛,焚姑苏,徙其大舟……可见吴越交战,水师几乎是主力。楚灭越后,效越吴的制造舟楫之法,而卽以本国之名名之,不足爲怪。何况屈原作品本来好用异国的人物器用之名,像《招魂》的秦篝、齐、郑、齐容、郑舞、吴歈、蔡讴、郑卫妖玩;《国殇》的操吴戈、挟秦弓皆是,又何必于“吴榜”而疑之?

吴孟复:上沅,溯沅水而上。《太平御览》六五引《水经》:“沅水出牂牁且兰县,爲旁沟水,东北至坛城县爲沅水。”击,《列子·説符》注:“打也”。《庄子·田子方》释文:“动也”。

蒋天枢:击汰,逆水用力貌。

王泗原:汰,徐锴説:“水激过也。”引此文。

何剑熏:玄应《一切经音义·正法念经音义》:引此句作“乘船余上征。

”又引王逸《注》文,与此同。又云:“字书:船上有屋者曰

”并作,不。今本作舲字。

当是《淮南子》“越舲蜀艇”之舲,训爲小船,是。《释文》作柃,亦字。

玄应引“上沅”爲“上征”,征字当。吴假爲撶或划。

吴,《説文》:“吴,大言也。”与譁爲同字。吴,《广韵》音“五乎切”,属疑母,韵;譁,“呼瓜切”,属匣母,麻韵,古亦属鱼韵。吴声之字,亦有读匣母者,如鋘与譁同读可证。

中古用搰字,乃吴音之入读,玄应《一切经音义·法炬陀罗尼经音义》引《方言》:“搰,或谓之櫂,所以櫂船也”。后用划字。《广韵》麻韵:“划,划拨,进船也。”是其义。

也有用撶字者,陆龟蒙《甫里集·和胥门闲泛涛诗》:“细浆轻撶下白苹,故城花谢緑阴新”,是也。古无撶,亦无划,但有是语,故用吴字。汰当训涛。王伯大《昌黎集·秋雨联句涛注》:“汰,涛也”。

《苍颉篇》:“涛,大波也。”榜,船櫂也。不应连吴字。齐撶榜以击汰者,言衆舟子一齐撶着船櫂以击打大波的意思。

(《楚辞拾瀋》)

金开诚:沅,卽沅水,亦名沅江。发源于贵州都匀县云雾山。上游爲清水江,自西向东,至湖南黔阳县下始称沅水。经沅陵桃源等县,至汉寿县注入洞庭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