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归来哀江南。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2252页(2389字)
【集释】:
王逸:言魂魄当急来归,江南土地僻远,山林险阻,诚可哀伤不足处。
张铣:欲使原复归于郢,故言江南之地可哀如此,皆讽君之词。
洪兴祖:庾信《哀江南赋》取此爲名。
朱熹:玉意欲使原复归郢,故言江南之地,可哀如此,不宜久留也。
陈第:魂可不归而哀江南乎?此句含不尽之意。
周拱辰:《招魂》精丽刻画,几于自然,可谓绘人能语,画龙欲飞。人巧天工,两臻其至。
又曰:《招魂》如太真肌丰善舞,《大招》妍丽不如,而一种淡欲无言,番有天寒翠袖之致,优此劣彼,皆目论也。
林云铭:国无良弼,而令尹子兰,及诸谗谀,日导君于禽荒,所行无度,使江南奥区,彫丧索寞至此,真可哀也。
魂即归来,惟终于愁苦而已,此无可奈何之词也。
蒋骥:哀江,在今长沙湘阴县。有大哀、小哀二洲。旧传舜南征,二妃从之不及,哭于此,故名。
斯路已渐,江枫弥望,则其寥寂愈可知矣。前此犹得以放逐之身,遥见君之顔色,今则目断千里,瞻望无期,回首春时,伤心欲絶。盖盛德终无所考,而离殃愁苦如此,魂虽归来,岂能入修门以娱乐哉?亦惟往哀江之南以誓死而已,言此以见巫阳所招,皆虚语也。〇哀江南,旧解以爲哀此江南之地。
尝考其説,多不可通。今览《图经》:湘阴有大小哀洲,二妃哭舜而名;又《长沙湘阴志》云:哀江在县南三十五里,正与汨罗相近。
固知其所指乃言哀江之南,以见入修门之爲虚,而沉湘之爲实。此一篇结穴也。(或云《图经》、《县志》,皆后世附会之谈,未足爲据。余以爲若附会舜事,则与舜陵湘女,同出屈子之前;若云附会《楚词》,则二书固未曾以此释《招魂》也。余以其暗合,故取之。)〇发春南征而遥望博,朱明承夜而斯路渐,则春夏之往来梦泽可知。
所以知春之南征,爲自凌阳至辰溆者。庐江与陵阳接壤,而《涉江》秋冬绪风,正合发春之时,自是而过鄂渚,济江湘,则固梦泽所在。以《涉江》考之,知其往辰溆也。其后之爲自辰溆至长沙者,以哀江即长沙之地,而朱明承夜,正与《怀沙》滔滔孟夏之时相应也。若其自辰溆啓行,余固洋之《渔父》矣。过龙阳而东,则爲梦泽,亦自长沙所必经之路。
则原之往来,固已了然,而《涉江》《渔父》《怀沙》《招魂》,皆作于半岁之中,其次第亦可考矣。然原之《涉江》曰:将重昏而终身,乃不数月而卒就死长沙者,岂悲愤之情,非远遁所能解欤?抑亦严谴所迫,势不容于不死欤?(《尔雅》:春爲青阳,夏爲朱明。)
屈复:江南之地,可哀如此,不宜久留也。
江上极目,惟有伤心,日月不淹,忽已春暮,所见者唯有江水青枫,魂归江南,亦此有哀伤而已。〇四段,言顷襄忘不共戴天之仇,而犹田猎荒游,此三闾之所以目极而伤春心也。
胡文英:魂若归来,庶可以得政行道,而哀怜此江南无辜之民,而极之也。
此江南即今之江南,旧以今之湖南爲江南,岂有越湖北鄂渚千里之地,而指江南之庐江,欲含郢都而贯之者,其爲误无疑也。《尔雅》: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则江南之名已久,非湖南亦显然矣。
马其昶:哀江南者,怀王西入秦终不反,所望其归来者魂耳,故足哀也。此文以掌梦发端,以趋梦作结,以崇极孝养,振武刷耻,爲其微旨之所寄。
朱季海:此以枫、心、南爲韵,古音皆在侵部,公孙谓:“皆楚本音”,是也。《音决》出:“方凡、素含”二切,凡、含古音亦在侵部,观公孙此读,知唐时侵部古音,犹足徵于楚俗也。洪氏《补注》于“伤春”句云:“心,旧音苏含切,按《诗》:‘远送于南’,与‘实劳我心’叶韵,正与此同”,洪引旧音,与公孙合,乃于枫下,不引方凡切者,是故未见《音决》也。洪生也晚,殆楚语已讹,故不能取证方音,如公孙之爲,然大氐与吴棫同时,而独知上寻《诗》韵,以通楚读,是故远胜才老之援枫、南入真(见《韵补》卷一),卒以“决裂部分、蕩弃绳墨”,爲亭林所讥矣(语见《韵补正》)。
王泗源:魂兮归来,意承巫阳招魂説。
哀江南,就是哀楚国,江南是楚国主要地区,这里从招怀王之魂説到哀江南,以表示哀楚国,哀楚国是《招魂》一篇的要归。
蒋天枢:“魂兮归来”之下不更言返故居者,乱辞已着明反故居意图也。终之以“哀江南”者,“哀”当读爲“僾”。
《诗·关睢》序:“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害之心焉。”郑笺以“哀”爲“衷”之字误。疑两“哀”字均当读爲“僾”。
《説文》:“僾,仿佛也。从人爱声。《诗》曰:‘僾而不见。
’”段注:“《祭义》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正义曰:‘僾,髣髴见也。
’”《诗序》:“哀窈窕”,仿佛如见窈窕也。
《招魂》之“哀江南”,望江南也,仿佛如见江南也。
《诗》之“僾而不见”,仿佛如有所见而尝未得见也。《乐记》:“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郑注:“爱,或作爲哀。”亦其例也。《招魂》以“哀江南”作结,其意深矣。以上第五章,阐明《招魂篇》最后目的。
汤炳正:哀江南,此时屈原已由陵阳转而“南征”,其地正在大江之南。屈原于此遥招怀
王之魂,故言“哀江南”。以上第七段,爲乱词,既写流放途中的时地景象,又追忆当年随王游猎旧事,以此寄託无限忧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