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行比伯夷,以爲像兮。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30 21:17:0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788页(2727字)

【集校】:

洪兴祖:行比伯夷,以爲像兮。

朱熹:行比伯夷,置以爲像兮。

黄省曾、朱多煃、汪瑗、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朱本。

【集释】:

王逸:像,法也。

伯夷,孤竹君之子也。父欲立伯夷,伯夷让弟叔齐,叔齐不肯受,兄弟弃国,俱去首阳山下。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谏之曰:父死不葬,谋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左右欲杀之,太公曰:不可。引而去之。

遂不食周粟而饿死。屈原亦自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餧而终,故曰以伯夷爲法也。

洪兴祖:行,下孟切。比,音鼻,近也。

韩愈曰:伯夷者,特立独行,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屈原独立不迁,宜与伯夷无异。

乃自谓近于伯夷,而置以爲像,尊贤之词也。

朱熹:行,去声。

像,上声。言橘之高洁可比伯夷,宜立以爲像而効法之,亦因以自託也。

汪瑗:行,谓橘之德行也。

伯夷,孤竹君之长子也。

其爲人详见《史记》及《论》《孟》诸书。《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也。”韩愈曰:“伯夷者,特立独行,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观二子之言,其爲人之大概可知矣。夫橘之行,诚可以比之伯夷而无愧,而伯夷之行欲远取诸物,苟舍橘而亦莫与之京者矣。置,犹植立也。

置以爲像,愿终身师友之也。此上二章,初而友之,旣而师之,旣而置以爲像,固言之序也。

然颂之之意,愈推而愈尊,法之之心,愈久而愈隆,亦可见矣。或曰,通篇大旨,首章四句总言之也。

深固难徙以下至不丑三章,发明后皇嘉树二句之意。

嗟尔幼志以下至参天地三章,发明受命不迁二句之意。末二章又总结之,以见己作颂之本意也。其説亦通。

伯夷之清,虽于饿死而后见,使伯夷之不饿死,而亦不失爲圣之清。屈子所引之本意,要在于伯夷素履之志行,而不在于饿死之一也。奈何后世注《楚辞》者,遇屈子所引伯夷、伍子、申屠狄之类,遂以饿死投水解之,以爲屈原亦欲饿死而投水。然所引古之圣贤,最多而尤拳拳致意于重华焉,又何不解屈子爲有志于晞耶?

黄文焕:其不踰淮也,犹之伯夷之不事周焉。吾置橘爲像,宗国以外,岂有可他之者乎?複前数语,再加洗发,从壹意添出幼志,不迁添出独立,难徙添出无求,内白添出闭心,任道添出有理秉德。因幼志,又曰年岁虽少,因与友,又曰可师。

複中更複,义味无穷。许大议论,玅在只从橘説,自表之意在其中。旧注不得其解,乃以爲前半説橘,后半属原自言,遂令奇语化作腐谈,梗其有理、年少置像诸句,皆剌谬难通矣。

钱澄之:伯夷饿死,亦以独立不迁,爲志者也。

橘固有似于伯夷也。《怀沙》云:愿志之有象。

此云置以爲像,殆以橘爲之像矣。

王夫之:置,植也。

以上诸美,坚贞芳洁,可比德于伯夷。故植之园囿,以砺己志,因而颂之。

林云铭:以不迁南国之志揆之,有合于伯夷不食周粟之义,今宗国之危亡可待,置以爲与国存亡之像,以自矢其志。所谓可师长者,此也。

已上颂橘之处变,亦不易其所素具。

蒋骥:比,去声。比橘于伯夷而师法之,盖悼年寿之不长,而矢忠贞以毕命也。

屈复:四句总结。

右三叚,颂橘之才德功用也。

奚禄诒:像,徐两切,上声。

伯夷,名墨胎允,字公信,謚夷。弟叔齐,名墨胎智,字公达,謚齐。

孤竹君,汤伐桀所封之功臣。夷、齐父名初,字子朝。

刘梦鹏:像,叶音相。行比伯夷,葢深赞之之词。

右第三章。上章所谓道思作颂者也。原所谓橘必有所指,然不知其爲谁何。

旧名其章曰《橘颂》,列第八章,今次第三章。

陈本礼:言橘之贞操亮不但爲我之友,并可以爲我之师与长,何也?葢伯夷,圣之淸者,我素所景仰,欲写伯夷之像,不可得,今若範橘之形可当伯夷之像而事之也。

胡濬源:喜橘之不踰淮有似乎己之独立不迁,故颂之以自况。

伯夷亦独立不迁,以是爲比,君子谓之善颂。

徐英:以上赋橘之德,以兴己之志。《橘颂》一章,章二

闻一多:置植古通。《经·那》:“置我鞉鼓”。《礼记·明堂位》作植。

论语·微子篇》“植其杖而芸”,《汉石经》作置。

文怀沙:置以爲像,放在前面作爲我们的榜样。(《屈原集》注)

姜亮夫:行,道也;卽从上迹字来。此四句言己审视橘之爲德,的烁美而不淫惑,梗其有理;因思余年岁虽不能久长于天地之间,然可以迹而长也。

苟能行道近乎伯夷,则庶几可永长矣。故置伯夷以爲法像。

杨胤宗:伯夷,圣之清者也,特立独行,亘万世而不顾,原以橘比之,竝置以爲象,亦见乎景仰乡慕之忱,其效法成仁取义者,亦于言外得之。

吴孟复:按《古今人表》:颛顼师有伯夷父;又《尚书》时有伯夷,爲典礼之官,《史记》、《孟子》有伯夷,爲孤竹君之子,未知何指。

但就“横而不流”,“姱而不丑”,“梗其有理”言,皆以廉隅自励。其以伯夷爲,盖有取于《孟子》“伯夷”,圣之清者也。

(音样),卽“愿志之有”之“”。杨树达曰:“《説文》:‘,象也。

从人,从象,象亦声,读若养。’《易·繫辞》曰:‘在天成象’,此言天象也。《左传·僖十五年传》曰:‘物生而后有象’,此言物象也。

人亦有象,以其字读若‘养’,故字变爲‘样’。今通言人之‘样子’,是也。”按读爲样,引申爲今言“榜样”之义。

蒋天枢:南人反秦,义同伯夷,故云“行比伯夷”。置,立也。

言不肯事敌之,足爲像法。屈子赞歎南土英雄,深感其秉德无私参天地也。

王泗原:并,就是与……一样。《橘颂》通篇是颂橘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