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17:43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543页(3566字)

既是一个学术名称,又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当代气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探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的气候及其与人类环境的关系。气候变化问题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不仅属于大气科学范畴,更与多种自然科学如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冰川学、天文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地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而社会科学中的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也与气候变化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自从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制定世界气候计划(WCP)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关注。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威胁到全球粮食、水资源、能源、环境和各国经济,而人类活动又对气候有相当的影响,因此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气候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近10多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科学界的重大议题之一。气候变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的规律与特征;气候变化的原因;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对策等方面。

气候变化研究的途径可概括为下列3类:气候观测资料的分析(含各种代用资料或定性资料);各种理论基础上的成因假说和论证;各种动力学、物理学或统计学及其相互结合的数学模式模拟。

人们认识和研究气候变化主要是针对某种时空尺度进行的。

从空间范围来说,大致有全球或半球尺度;区域尺度;局地尺度等等。

从时间尺度来说,大致有3类:现代(指约近200年来,由于气象仪器出现而具有定量记录的年代);历史时代(指约近5000来,人类有历史文字记载后的年代);地质时代(指1万年以上各种时间尺度的远古时代,人类尚未诞生以前或无法从人类活动的记载和遗迹获取气候信息的年代)。上述3个时间尺度类别,它们所依据的资料来源、形成原因和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互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虽然同当前社会的需要关系不太密切,但它却反映了地球上气候变化最本质的部分,是一切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历史时代的气候变化则是现代气候变化的背景;现代气候变化则是当代科学界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

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源远流长。世界上最早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科学着作,见于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的《气象学》;在古罗的教科书上,Pliny(公元23~79年)所着《自然史》中已提到气候变化的事实。中国最早关于气候变化的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这部着作对气候异常现象作了系统性总结。

宋元时期的金履祥曾在他的着作中根据周、秦和两汉时代的栽培方式指出,当时中国气候比他所处时代温暖。

北宋沈括早就能根据生物化石追溯古代气候情景,因而推断气候的变化。

关于气候变化的完整认识和现代科学理论研究,则是近代气象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最早研究地质时代的学者de-Geer曾根据冰川在欧洲堪的纳维亚的沉积物推算18000年前太阳辐射量的变化。Boлoгдин曾根据沉积物研究古生代寒武纪(距今五亿年前)气候特征,Neumager曾根据植物化石群分布来研究中生代侏罗纪(距今1亿多年前)的气候,Kerner(1931)则从水陆分布与气温的关系推测侏罗纪各纬带温度。

关于地质时代气候问题,中国竺可桢、李四光等曾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将中国古代气候的基本轮廓研究得较为清楚。

关于距今200万年以来的最后一次大冰川期即第四纪气候,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相当丰富。

例如,第四纪内的亚冰期和亚间冰期约有每10万年循环的规律,已由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成因理论得到了证实。大致有3种理论假说(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假说)先后对冰期的成因作了种种解释。

特别是波兰学者Milankovich在20世纪20~40年代曾对天文学因素(地球轨道参数)解释冰期气候作出了代表性贡献。Будblko(1974)曾应用气候理论数值模式解释冰期形成的物理机制,也很有代表意义。

同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还有Berger(1973,1975,1977,1978),Suarez和Held(1976),POLLARD(1978),Ewing,Donn(1958),Flint(1957),Flohn(1963,1969等),等等。更有许多学者对第四纪冰川成因与大气中CO2含量变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例如,Plass(1956)认为大气和海洋中CO2浓度的自振动是冰川发育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第四纪冰期规律及成因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

关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Budyko(1980)在《气候的过去和未来》,以及Lamb(1979)在《气候:现在、过去和未来》这两本专着中作了最详尽的总结,成为地质历史时代气候变化的代表性着作。

气候变化研究是大气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尤其是关于近代和现代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在规律、成因、预测等主要问题上都已取得重要进展。

例如,对近1万年或5000年来的气候,对近500年来的气候问题,许多国内外学者作了详细探讨。竺可桢在他的研究生涯中曾收集了大量古代气候史料,写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着;中国气象工作者曾在70年代编辑出版了有研究价值的资料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都标志着我国对历史气候研究的重大成就。当代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近百年乃至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未来的影响,关于现代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不可胜数。

例如,我国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都先后发表过研究成果,顾震潮、叶笃正、谢义炳、陶言、么枕生、朱炳海、黄仕松、程纯枢等都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近几十年来,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已经成为气候科学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可以说,气候变化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不仅在于采用大型动力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并举,而且在于研究规模十分庞大(国际性合作多、大型研究计划多、研究时空范围广等等),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强(天、地、生多学科合作,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全球增暖。一般认为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已增加了0.3~0.6℃,全球平均最暖的5个年份都在20世纪80年代。与此同时,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0~20cm,这种增加既不是时间上平稳的,也不是全球均匀的。

根据大多数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认为,全球增暖与当代人类活动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CO2,CH4,CFCs,氟利昂及N2O等)有关。因为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会加强温室效应,从而使地球表面平均说来有一个额外的增暖。

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数值模式做敏感性试验的途径取得的。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状况继续维持,则下世纪内全球平均温度约每10年增加0.3℃,这将使2025年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升高1℃,而到下世纪末则将升高3℃。

如按其逐步限制排放量的设想,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率大约每10年0.2℃,略高于0.1℃。但是目前预测的结论有一些不确定性,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的时间、幅度和区域型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努力目标:(1)更好地了解与气候有关的各种物理过程,特别是同云、海洋和碳循环有关的过程;(2)在全球范围内改进有关气候变量的观测系统,进一步研究过去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3)发展更先进的关于地球气候系统的模式;(4)增加对国家的和国际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活动的支持;(5)促进国际气候资料的交换。

。【参考文献】:

1 么枕生.气候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61~405

2 Lamb H H.Climate:Present,Past and Future,Methuen & Co Ltd,London,1979,2:1~5

3 Будвлкo M N着.气候的过去和未来.翁笃鸣,刘惠兰译.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139~254

4 IPCC,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Clmate Change.Report Prepared for IPCC by working Group 1,1990,201~281

(南京气象学院丁裕国副教授撰;屠其璞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