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651页(3966字)
是随着研究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而逐渐兴起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关系,解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地质问题,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选择有利建筑场址,优化工程建筑设计,制订合理施工方案和整治不良地质条件及害地质作用措施提供地质依据,达到保护地质环境、保证工程建筑物安全稳定和建设资金经济合理的目的。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最基本的是研究作为工程建筑物地基、介质及材料的岩土的工程性质,以及影响工程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学实际上是由工程科学和地质科学共同发展起来的。19世纪,在土木工程师和采矿工程师研究岩土的性质时,地质学家也逐渐参与解决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问题。
如英国的W.Smith、美国的C.Burkeley、俄国的N.В.Myжкeтов等,都曾参加解决运河、铁路建设中的地质问题。1864年捷克的布拉格工业大学地质学教授J.Krajŏi首次开设工程地质学课程,给土木系学生结合工程建设的需要讲授地质学的基本内容。
现今公认近代工程地质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奠基人为美国的K.Terzaghi教授和前苏联的Ф.П.Саваpинский教授等,K.Terzaghi继1925年出版《建筑土力学》提出着名的有效应力原理和渗透固结理论,奠定了近代土力学的基础之后于1929年出版了第1本工程地质学教科书。
Ф.П.Савapинский等最早在大学地质系创设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于1937年出版了更成型的工程地质教科书。明确界定工程地质学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了俄国着名学者В.В.Дoкyчаeв教授等关于岩土是自然的多组分的动态体系的理论,并提出了工程地质作用等新概念。
40和5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学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包括下列分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工程岩土学(土质学) 主要研究土体和岩体的组成成分、结构构造、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也包括岩土性质改良措施的研究。
代表性着作有前苏联В.А.Пpиклонский的《土质学》(1949、1952、1955)、Е.М.Сepгeeв的《土质学》(1952、1959、1975)和中国唐大雄、孔德坊分别主编的《工程岩土学》(1980、1987、1992)等。
工程地质动力学(工程动力地质学) 主要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自然地质作用与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发生原因、条件和发育分布及发展演变的规律,同时也研究其防御和整治措施。
代表性着作有前苏联И.В.Пoпoв的《工程地质学》(1951、1959)、英国P.B.Attewell和I.W.Farmer的《工程地质学原理》(1974)、前苏联В.Д.Лoмтaдзe的《工程地质动力学》(1977)、英国F.G.Bell的《工程地质学基础》(1983)、前苏联Л.А.Moлоков的《工程地质作用》(1985)和中国张绰元、王士天、王兰生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1981)等。
专门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 是总结各类工程建筑地质勘察经验,研究勘察原理原则、勘察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要求的一分支学科。代表着作有:捷克Q.Zaruba和V.Mencl的《工程地质学》(1976)、В.Д..Лoмтaдзe的《专门工程地质学》(1978)和中国张咸恭主编的《专门工程地质学》等。
区域工程地质学 是综合各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成果,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性变化规律、论述各区域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支学科。
代表性着作有И.В.Пoпoв的《苏联工程地质学》(1959),刘明昌的《中国区域工程地质学》(1965),德国W.R.Dearman和俄国E.М.Сepreeв、В.С.Щпбаковa主编的《全球地质学》(1989)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地质学的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大,工程地质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突起和形成。首先是研究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不良地质环境效应,特别是加剧或诱发的地质灾害,而正在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工程地质学。
作为工程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结合的这一边缘学科,强调必须以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必须在勘查研究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解决与工程设计施工有关地质问题的同时,调查研究建设地区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在工程建设影响下可能发生的变化。80年代中期以来长春地质学院等已开设这门课程,编纂有关教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除结合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完成的专题研究报告外,英国Perry H.Rahn的教科书《工程地质学——环境的研究》(1985)也是朝这方向努力的一本代表性着作。第二,是由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突变论、协同论等最新理论,向工程地质研究的渗透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工程地质学呈现出新的面貌。不仅工程地质学工作全面计算机化,而且为工程地质体、工程地质环境和各类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复杂性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工程地质问题评价、预测进一步向系统化、信息化、定量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方面的代表性着作如最近出版的中国崔政权的《系统工程地质导论》(1989)等。
该书将系统工程原理及概率分析原理与工程地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程地质研究进一步推向动态分析、目标分析和预测分析的新阶段。第三,在50和60年代出现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这3类工程建筑的工程地质学分支学科基础上,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工程地质学、矿山工程地质学、近海及海岸工程地质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也正在兴起和形成。
代表性着作有:英国R.F.Legget的《城市与地质》、俄国И.П.Иванов的《矿床工程地质学》(1991)以及有关的工作手册等等。第四,工程地质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J.K.Mitchell的着作《土的特性原理》(1976)和前苏联E.М.Сeрлeeв、В.И.Осипов等的《粘性土强度和变形性质的本质》(1979),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成分结构,特别是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
美国R.E.Goodman的《不连续岩石的工程地质方法》(1976)研究了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
中国谷德振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1979),将地质力学、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有机结合起来,对工程岩体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刘国昌及谭周地等的《区域稳定工程地质》(1992)将地震地质学、地质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有机结合起来,为以地震作用为中心的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都已成为中国工程地质学的特色。
分别强调岩体结构对岩体稳定性、地壳结构对区域稳定性的控制意义。前苏联E.М.Сepreeв主编的《岩土工程地质研究方法手册》(1984)全面论述了岩土成分、结构和工程特性的室内、野外研究方法,都具有代表性意义。
当前的研究热点是:(1)工程建设地质环境效应的研究,亦即工程设施——地质环境系统协调稳定性的研究;(2)工程岩土体、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环境等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3)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其研究方法、工程地质体和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监测及其方法的研究;(4)不良工程地质体和灾害性地质作用预防及整治方法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Zaruba Q,Mencl V. Engineering Geology. Praque,1976
2 Attewell P B, Farmer I W. Principe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London, 1976
3 Bell F G. Fo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Geology. London, 1983
4 Perry H. Rahn Engineering Geology - An Environmental Approach. New York, 1985
5 Dearman W R,Sergeev Y M,Shikobova V S Engineering Geology of the Earth. Moscow, 1989
6 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7 崔政权.系统工程地质导论.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8 刘国昌,区域稳定工程地质.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长春地质学院谭周地教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