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目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096页(3582字)
蜉蝣目属昆虫纲有翅亚纲原变态类,是一类古老而原始的有翅昆虫。
根据现有资料,昆虫学家们承认有翅昆虫的祖先应是原始的无翅昆虫中的缨尾目昆虫(如衣鱼等),而缨尾目昆虫的腹部有3条分节的长尾丝;在现代有翅昆虫中,也唯独蜉蝣还保持着2~3根这样的尾丝。它们的其它原始特征(如在成虫期要继续蜕皮),可推测早期的这种又变又不变的有翅昆虫是非常珍贵的材料。
所以,近来有的昆虫学家把蜉蝣誉为昆虫界的“鸭嘴兽”。因通过古蜉蝣的研究,对地层的鉴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蜉蝣稚虫生活在水域中,可在静水中营攀援营、水底匍匐生活和潜掘生活,也可在急流中自由游泳、附着和在落叶、草根、苔藓中栖息。它的口器具有完整的功能,以适应摄食习性。
腹部第1~7节的侧面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一般每蜕皮一次长出一对鳃,也有在第2龄时就长出全部鳃的。有的种类常有4对或几对鳃已退化,还有全部退化。
鳃的形状各异,但多数呈叶状。肌肉的收缩使鳃作间歇而持续地前后振动以进行呼吸。稚虫是天然水域鱼类的优良饵科。
1888年,美国福皮斯(Forbes)第一次发现大型底栖匍匐的蜉蝣稚虫被鱼类吞食,并占整个鱼类食料的5%~40%(一般约为20%)。在大西洋沿岸水域中的羊肉鲷、河鲈、绯鱼等都喜食蜉蝣稚虫。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在普查中发现云南抚仙湖中的云南倒刺耙、云南光唇鱼和湖四齿耙的食料中,蜉蝣稚虫竟占80%~90%。以蜉蝣目的、翅目的和毛翅目(简称EPT)的昆虫为主体的底栖水生昆虫群落的研究和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日益显示出作它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已把蜉蝣目昆虫称作水质监测的卫士。
中国对蜉蝣的研究,自东周(公元前661~651)《诗经》开始就有文字记载。在历代着作中,如《淮南子》、《夏小正》、《蜉蝣赋》、《本草纲目》等对蜉蝣的生态都作了较生动的描述,为蜉蝣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761年,瑞典林奈(Linnaeus)第一个以科学命名记述了中国双翼二翅蜉(cloeon dipterum);嗣后,英国伊顿(A.E.Eaton,)、西班牙纳瓦斯(P.L.Navas,)、德国厄尔默(G.Ulmer,)、日本今西锦司和上野益三等都对中国蜉蝣目昆虫进行过研究。其中,纳瓦斯记述中国蜉蝣共18种,分别隶属4个科7个属;厄尔默的工作较系统,他于1932~1933年修订发表了中国蜉蝣成虫的科、属检索表,为研究中国蜉蝣目昆虫的系统分类打下了基础。
1936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蜉蝣名录》,共记载47种,分别隶属9个科、15个属。今西锦司和上野益三主要对中国台湾、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蜉蝣作了调查研究。
中国生物学家秉志率先研究了蜉蝣目昆虫的化石种类,于1928和1935年先后报道3个新属和4个新种。对蜉蝣目昆虫进行系统研究的当首推徐荫祺,他于1931年发表《中国蜉蝣的两个新种》一文,1935年又撰写《扁蜉属的形态学、解剖学和生态学》,后陆续发表《中国的蜉蝣》系列论文,对中国的蜉蝣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共报道64种,其中详细描述了24种,充实和丰富了1935年胡经甫发表《中国昆虫名录》中记载的9个科、16个属、41种蜉蝣。
但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徐氏的研究被迫中断。直至1963年,在徐荫祺的指导下由尤大寿、归鸿着手恢复这项研究工作。1978年以后仍在徐荫祺的指导下,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组织动物教研室部分人员为填补中国昆虫系统分类学中的空白,继续承担这项研究工作。
在分类区系研究方面,科技发达的国家早有专着问世。如1935年美国尼达姆(J.G.Needham)、特拉弗(J.R.Traver)和徐荫(Y.C.Hsu)祺合着《蜉蝣生物学》记载北美蜉蝣共507种。1976年埃德蒙兹(G.F.Jr.Edmunds)、詹森(S.L.Jenson)和伯纳(L.Berner)又合作出版了《北美洲和中美洲的蜉蝣》一书,对蜉蝣目昆虫的分类系统作了新的修订并鉴定蜉蝣达622种。
英国基明斯(D.E.Kimmins)对储存在英国自然博物馆里的模式标本进行研究,1970年报道了305种。1979年麦坎(T.T.macan)着有《英国蜉蝣目稚虫检索表》一书。
1983年,埃利奥特(J.M.Elliott)和洪佩斯克(U.H.Humpesch)着有《英国蜉蝣目成虫检索表》。1992年,瑞士施图特曼(D.Studemann)等着有《瑞士昆虫志——蜉蝣目》。1979年,日本御势久右卫门发表了《日本产蜉蝣》系列论文,报道成虫约100种,已定名的稚虫约60种。法国莱斯塔奇(J.A.Lestage)、戴蒙林(G.Demoulin),德国厄尔默、缪勒(I.Muller-Liebenau),俄罗斯契尔诺娃(O.A.Tscherrnova),加拿大弗拉南根(J.F.Flannagan)等都在本国的蜉蝣分类研究中取得大量的成果。
其中,有的已涉足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蜉蝣研究课题组,有计划地在各大行政区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及西藏、海南、吉林、陕西等省、区,填补了过去的部分空白。对所采到的标本,经研究发表了一批成果:有论文40余篇,报道两个新属、3个属的新记录,59个新种、两个种的新记录。由尤大寿、归鸿主编的《中国经济昆虫志-蜉蝣目卷》等着作已完成,记述了两个亚目、4个总科、10个科、37个属共106种,并列有科、属及种的检索表。
1979年洪友崇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小蜉科新属——喜治属(Philolimnias gen.nov.)和喜治小蜉新种(Philolimnias sinicasp.nov.),1986年,林启彬在《华南中生代早期的昆虫》一书中记述了多脉重蜉(Palin-ephemera tensivenagen.et ap.nov.)和棒形荣小蜉(Clephemera clava gen.et apnov.)病新属新种。洪、林两氏还鉴定了多种蜉蝣化石,对开展小蜉蝣的研究作了质献。
此外,1991年吴兴永等对蜉蝣卵壳表面雕纹进行显微观察,1992年苏翠荣对蜉蝣触角的显微观察,1992年吴钿、归鸿对蜉蝣稚虫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都旨在对蜉蝣系统发育和新分类方法进行探索,但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
随着科学的发展,对蜉蝣的研究也不断扩展和深入,除分类区系、生物学、生态学等外,稚虫的研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在应用各种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评价水质的基础上,又提出综合定性采样法和科级水平生物指数评价法,以寻找一条快速、有效评价小溪、河流和湖泊大量水质的途径。
南京农业大学杨莲芳等采用上述技术,研究中国安徽“九华河水生昆虫群落结构和水质生物评价”的报道(1992),是推动中国这方面工作的良好开端。
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对蜉蝣进行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与先进国家相比,在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如何在高新技术的起点上使蜉蝣的研究工作深入到微观世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探索,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尤大寿,等.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1979,1:57~63
2 归鸿,等.昆虫知识,1982,6:33~37
3 归鸿,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1992,15(1):60~62
4 Needham J R.et al. The Biology of Mayflies with a systematic account of North America species. Comstock, Ithaca, 1935. 1~192
5 Edmunds G F Jr,et al. The Mayflies of North and Central Americ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Minneapolis. 1976, 1~48
(南京师范大学归鸿教授撰;尤大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