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现象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4:50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76页(3976字)

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如循经感传、循经性感受异常、循经性疼痛、循经性皮肤病或皮肤显痕等现象均称为经络现象。

研究经络先从经络现象入手,掌握规律,无论是对针灸临床实践还是对经络实质的探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近20年的研究资料证明,经络现象在人群中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有它的特点和规律。

循经感传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系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所产生的“得气”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经脉循行传导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经络反应、经络敏感人、经络走行、循行感传,针响等名称,1979年中国全国针灸针麻会议上统一定名为循经感传现象(P·S·C)。

这种循经感传现象,在古书中并无明确的说明,直到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期,才在一例感传显着者身上系统地对十二经和奇经八脉进行循经感传的观察,写了《经络之研究》一书。国内也先后有关于经络现象的报道。

但以为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因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九医院连续发现8例具有循经感传现象的患者,他们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物系保定地区医院协作进行了循经感传现象的普查,根据1000例的统计分析,认为循经感传显着的人和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而引起各方面的注意。1973年,卫生部颁发了经络感传现象普查工作的统一方法和分型标准,全国20几个省、市、自治区按此标准做了17万例的调查,根据28个地区和单位对63228人的统计,感传出现率由5.6%~45.2%不等,对于感传显着者,其出现率约为4%~13%之间(1972年三〇九医院等在北京保定地区任选1000名年龄在15~60岁之间.1/3是病人,2/3是健康人,结果感传显着者有13人,计13‰。1977年、1988年两年中,安徽中医学院等四省协作组在安徽蒙城县普查311853人,基本是健康人,年龄在14~63岁之间,结果感传显着者有50人,计4‰)。

中国援外医务人员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和几内亚人(123例)患者进行了调查,证明循经感传现象在非洲的黑色人种中也同样存在。从国内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来看,循经感传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可能无关,与年龄、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根据3个省对10998人按年龄分为3组,6~20岁为一组,21~40岁为一组,41~72岁为一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愈年轻其感传出现率愈高。

但其他省市的观察结果也有与此相反的。对6例感传显着者的30名直系亲属调查发现,其中感传显着者6例(20%),较显着者15例(50%),远比一般人群为高。在循经感传者的家系调查中,发现其中一组配偶双方均为感传显着者,其下代24人中,感传出现率为87.5%(21人),显着型出现率为45.8%(11人)。多数资料表明,感传与疾病有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患(如截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血管意外、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这种病人的感传出现率高于正常人。

根据普查结果,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是:(1)循经扩布。感传的路线与古代经络路线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差异,表现为不及、超过、串行或不循经等。

安徽中医学院等4单位观察3494条循经感传路线,并绘制26幅单经感传的路线图,其特点是:在四肢,感传线较为集中,在躯干和头颈部则较分散,与古典经络图谱比较,看到在四肢基本一致,在躯干常有偏离,在头部则差异较大,有感传路线的衔接、流注、交叉和交会等现象。(2)慢速传导。

感传的速度较周围神经慢,在每秒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之间,在关节部位,速度往往变慢,超过关节,又重新加快。各家测定结果:三〇九医院等:1.36cm/s~9.06cm/s;焦顺发:1.0cm/s~72.0cm/s;陈谟训等:5.6cm/s~16.8cm/s;孟昭威等;2.7cm/s~8.0cm/s。(3)双向循行。在躯体(除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般均可自该穴位发生相反方向的感传。

(4)回流现象。当在感传延伸过程中突然停止穴位刺激,一部分人的感传就此消失,但也有不少人当穴位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消失,而是沿原路线回传至原刺激点。(5)可以阻滞。

在感传线上施以机械压迫、局部注射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以及局部冷冻降温等均可使感传阻滞。

在阻滞点的远侧(对针刺穴位而言)感传消失,近侧则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强。机械压迫的有效阻滞压力一般为500~1000g/cm2,引起冷冻阻滞的穴位深部温度为21.6±0.4℃,感传一旦被阻滞,它所引起的脏腑功能变化即显着降低甚至消失,解除阻滞,感传的效应又恢复。

(6)感传的宽度不均。感传多为线状、绳索状,粗细如绒线至筷子,在感传过程中有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的,也有线状与带状交替出现的。

一般在四肢多较细,在0.2~2cm之间,进入躯干后可变宽达10cm以上。

(7)感传有趋病性。针刺不经过病所的经脉穴位时,有些受试者的感传首先沿针刺穴所属经脉的路线循行,至病所附近后偏离该经脉而转向病所。(8)不同个体、不同刺激源可产生不同性质的感传。

感传的性质因个体差异与刺激方法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描述,如水流感、蚊走感、虫样蠕动感、疫、麻、胀、热感等。针刺及压穴时,多为疫、胀、麻感,低频电脉冲刺激多为电麻感,虫跳感;灸刺激,多为热感、麻苏感等。

循经感传现象的这些特征表明经络确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用目前医学知识尚难对它作出恰当的说明。

循经感传现象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传导现象。

如何客观地显示这种现象,以便建立客观的方法,是目前研究力图解决的一个课题。已做的工作可归纳为间接显示与直接显示两类。间接显示主要是以脏腑器官机能对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为指标,如效应器官的生物电描记(心电、脑电等)、肠鸣音监听和胃肠蠕动X线监视、肾功能测定、血管容积描记、血流图、甲皱微循环观察等。用这些指标客观显示循经感传的效应,一般来说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不能直接显示感传的轨迹。直接显示是指在体表直接显现出感传的轨迹,如感传线上各种生物物理特异性的测定(经络电探测、经络发光探测,经络红外线成像和辐射场照像、经络声探测等)及肌电的瞬间变化、循经血流图、循经痛阈或耐痛阈测定感传线的电泳漆显示、同位素示踪等,均取得一定结果,但总的说来,重复性不高,仍处于实验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感觉异常也是一种经络现象。

1959年,肖友山首先报道了沿胆经抽痛的病例,到目前统计已达200多例。循经性疼痛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的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红、肿、热等现象。

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如麻感、疫感、痒感、灼热感、热流感、冷气感和吹风感等,分布于体表,呈带状,宽度在0.5~3.0cm左右,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

循经性皮肤病和循经性皮肤显痕,被称为“可见的经络现象”。1958年,张鸣九报道脊柱结核病人沿肝、肾两经出现皮疹的病例。

以后陆续有报道,仅北京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到1979年为止,就见到各种循经皮损的病例108人,计138经次。

国外也有报道。循经皮肤病共有15种,包括表皮及真皮上部的病理变化,循经性排列的有疣状痣、色素痣、皮肤萎缩、皮肤色素沉着、白癜风、湿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癣及银屑病,有真皮血管扩张、血管缺少、出血以及胶原纤维变性,有鲜红斑痣、贫血痣、紫癜及硬皮病,有皮肤附属器的病理变化皮脂腺痣及汗孔角化症等,可广泛分布于十四经及带脉上.并有变异存在。

用温热、艾灸、针刺、电针或电脉冲等方法刺激一定穴位.在某些人身上可诱发循经分布的、呈带状的各种皮肤显痕,如循经性白线、红线、皮下出血或皮丘带等,到目前共报道18例,国外也有报道。此外,还有报道过其他一些可见的循经现象,如沿经出现的汗毛竖立、出汗、带状皮肤脱毛和皮下条索状物等。

经络现象(循经感传)的本质以及它与脑和神经的关系都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许多学者认为,对经络现象的研究,应从整体综合上跨越方法论的困境,打破传统的分析式思维方式和狭窄的学科分界,引入诸如复杂巨系统、非平衡态、非线性、浑沌、自组织现象和耗散结构等理论,以跟踪脑与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肖友山,中医杂志,1959,8:66~67

2 循经感传现象调查协作组,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1979,119~220

3 安徽、福建、陕西、辽宁4省十四经感传图谱协作组·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1979,203

4 陕西中医学院,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9

5 何庆年.针灸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1~26

6 李定忠.针灸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4~21

7 张如心.第2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189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许冠荪研究员、陈向华助理研究员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