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镇痛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6:52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10页(2569字)

气功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

采用气功方法能治疗某些疼痛性疾病或缓解其疼痛的事实,是气功镇痛研究的基础。疼痛作为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或一种独立的疾病,在所有病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气功对各种性质的疼痛具有非特异性的缓解作用。根据气功不同的方法及其生理和心理学基础,临床适宜用气功作为缓解疼痛手段的范围较为广泛,大致包括:(1)神经系统:治疗各种头痛,特别是神经机能性头痛以及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对牙痛、口舌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2)循环系统:缓解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疼痛,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血循环衰弱症引起的心前区不定时隐痛、高血压伴焦虑紧张而引起的头痛等。(3)消化系统:缓解肝胆疾病引起的肝区和上腹部疼痛、神经官能症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胃痛腹痛等。

(4)泌尿生殖系统:治疗痛经、缓解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疼痛等。(5)运动系统:治疗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背部和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痛等。

(6)其他:克服手术时及手术后创伤性疼痛,如气功麻醉;临产时腹部阵痛、人工流产时伴有的疼痛等。对某些癌痛也具有一定的辅助镇痛作用。

关于气功疗法缓解疼痛的机理,有人认为除了气功能一定程度地提高痛阈以外,气功的入静、放松、调息以及气功外气、气功按摩、气功针灸等,可通过神经系统调整机体内环境,纠正产生疼痛的病理机转而起到消除痛源的作用。但是,对人类来说,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它包含的心理色彩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解除痛源病理变化的同时,通过精神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阻断形成痛觉的病理恶性循环,使机体对疼痛产生良性的承受能力,可能是临床上气功镇痛的依据之一。

自从1980年有人以气功“外气”行甲状腺“气麻”手术成功以后,引起人们对气功镇痛的兴趣,并因气功“外气”镇痛的应用使动物实验成为可能,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展开深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人体镇痛实验研究 1983年,王极盛等用压力测痛器对29例被试者全身87个测痛点观察气功师发放“外气”后被试者痛阈的变化,结果能使痛阈提高44.13%,统计学上达到非常显着的差异,与针刺和激光束相比,达到相同的镇痛作用,并均有后效应及个体差异。1988年,王极盛又用模拟气功外气的ZY型气功红外信息仪照射经穴,使被试者获得轻微的温热感,结果表明,被试者痛阈明显提高,并也存在后效应。但气功镇痛不仅仅局限在气功“外气”,传统的内功锻炼,如放松功和松静功,也有类似的镇痛效应。

1988年,有人曾介绍美国爱·克劳姆在《疼痛》杂志上载文,用类似气功放松的松弛疗法训练,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国内王崇行等在1987年报道,在松静功锻炼过程中,血浆L-EK含量呈增高趋势,而该物质被公认为是有效的镇痛物质,提示与气功镇痛原理有关。1988年,林厚省报道在气功麻醉过程中患者血L-EK值平均可提高51.9%。

气功外气镇痛的动物实验 1989年,许红等用钾离子测痛法在整体水平观察到气功外气可提高大和家的痛阈,如用剑指(食、中两指)对准动物测痛部位,则镇痛作用更为明显,并具有后效应。在中枢水平,外气镇痛的研究颇多,1988年杨孔报道,电毁大鼠双侧导水管周围灰质以后,外气的镇痛效应即被取消,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参与镇痛机制。1989年,张金梅报道,气功外气可使C类纤维传入冲动所致之体感皮层诱发电位峰值明显下降,而C类纤维一般是传导痛冲动的,如预先在侧脑室注入吗啡类拮抗剂纳酪酮,则这种作用即减弱,提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参与气功镇痛机制。1989年刘祥报道,气功外气能显着抑制家免弓状核区诱发电位之振幅,尤对与Aδ和C类纤维兴奋有关的晚成份P2和N2抑制最为明显,并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后效应。

1991年,詹红生及翁恩淇等用微电极技术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的电活动,当用气功外气及模拟外气的气功红外信息仪照射动物大椎穴时,痛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下降64.0%(P<0.001)和26.0%(P<0.05),显示镇痛作用的有效单位分别占88.2%(P<0.005)和78.7%(P<0.005),潜伏期分别延长58.4%和36.9%。上述结果表明,气功师发放外气和模拟仪的红外辐射均有明显的镇痛效应。

疼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症状,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其不利的一面,因而通过气功镇痛的研究,探索一种实用新型的气功镇痛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是完全不同于药物镇痛或针灸、按摩等物理镇痛的镇痛方式,是痛觉生理和心理科学密切结合的边缘科学,其研究的深入,对阐明痛觉的大脑生理心理过程也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储维忠,译.气功,1983,4(5):231

2 王极盛.自然杂志,1984,7(3):191~195

3 王崇行,等.气功与科学,1987,7:17

4 上海市气麻协作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2:2

5 贺师海,等.气功与科学,1989,2:5

6 许红,等.中国医药学报,1989,4(6):10~11

7 刘思祥,等.云南中医杂志,1989,10(4):33

8 王冰,等.气功与科学,1989,12:20

9 王景才,等.中国气功,1991,1:19

10 詹红生,等.气功与科学,1991,(10):17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储维忠教授撰;张文彬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