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CO2及其同位素组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523页(3235字)
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油气、煤炭等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多,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大气与生态环境问题,早在1958年,美国就在夏威夷岛建立了冒纳罗亚观测站,不停地观测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由1958年的315μl/L上升到1984年的345μl/L。瑞士科学家根据冰川气泡中的空气的CO2浓度,计算出1750~1984年间,大气CO2增加了22.5%,即由1750年的280μl/L增加到1984年的345μl/L。
随着测试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国外科学家已使用先进的质谱计系统地测定了大气中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总结出不受污染的原始森林和草地地区的大气CO2与相应的δ13C值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大气CO2浓度和δ13C值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197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西北角建立了大气CO2浓度和δ13C值的永久性观测站,已取得一些数据。
尽管大气中CO2的浓度和δ13C值的长时间变化规律模式还有待于用进一步的观测数据来证实,但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和δ13C值降低的认识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20世纪50年代初,Craig测定了芝加哥大气中CO2的δ13C,其平均值为-0.82%;星期天工业污染程度低,δ13C值最高达-0.74%,平常工作日的δ13C值则低达-0.99%。他发明的液氮冷冻收集大气CO2的装置,至今仍在使用。
Keeling对大气CO2的浓度及其δ13C值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955~1956年,在不受任何污染的原始森林区,他用在实验室抽为真空的5L玻璃瓶采集空气样品。然后在实验室用液氮将空气凝结,冷凝物在干冰温度(-78℃)下由部分蒸馏作用从水蒸气中分离出来,得到的气体就是CO2气体,然后测定其浓度并进行同位素分析。除了测定CO2的δ13C值外,还首次测定了δ18O值。
分析结果表明,CO2浓度与其δ13C值呈反比关系:
δ13C=I(13C)+M(1/CO2)
式中M为经验常数,I(13C)是增加到大气中CO2的δ13C8值。大气中CO2的浓度与其δ13C之间存在着昼夜变化规律。中午CO2浓度低,δ13C值偏高,夜间则恰好相反。
这是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所引起的。
因为中午日照强烈,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强烈,致使大气中CO2的浓度降低。植物吸收CO2时,较易吸收12CO2,故δ13C值偏高。
同时,大气中CO2的浓度与其δ13C值还有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季CO2浓度最低,δ13C值最大。
因为在夏季,总生物量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剧。在冬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占优势,CO2回到大气圈中。然而,CO2的浓度和δ13C值的年变化不超过日变化,且CO2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在北半球明显,而在南半球则几乎不存在。
1977年3月至1982年2月,Keeling等在南极和北半球大陆采集了517个样品,进行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大气中CO2的浓度和δ13C值的季节性变化、纬度变化和长期变化的规律。
其间,在1979~1980年,Keeling参加了第1次全球大气圈研究计划的夏威夷至塔希蒂岛的往返考察活动。考察地点在西经155°附近,从北纬20°至南纬17°,共分析了8组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在北半球,CO2含量和δ13C值的季节性变化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一致;在南半球,其季节性变化则与空气和海水交换时的同位素分馏作用有关。
Keeling等(1984)还指出,要精确测定大气中CO2的δ13C值,就必须对空气中的H2O浓度进行校正,他们给出了校正方法。
由于工业的发展,现代城市变成了具有重要地球化学意义的地区。弗里德曼和A.P.艾萨用液氮冷冻法制备大气CO2,再用气相色谱法提纯它,供质谱分析,经此测定了纽约市商业区的大气CO2的浓度和δ13C值。结果表明,城市大气中约有20%的CO2是由汽车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的。更为有趣的是,他们测定了帝国大厦一楼和顶楼的大气CO2的δ13C值。
帝国大厦共有104层,高400多米。一楼的δ13C值约为-1.023%,顶楼则约为-0.77%。
赖特迈尔研究了土壤层中气体的CO2浓度和δ13C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974年10月至1975年5月土壤气体中CO2的浓度和δ13C值稳定。
CO2浓度平均值为317.5μl/L,δ13C值平均为-0.96%;7~9月CO2浓度增至8511μl/L,δ13C值降至-2.15%;9月末至10月初,CO2浓度由10000μl/L急剧降至316.2μl/L,δ13C值由-2.15%急剧升至-1%,这与研究期间连续下雨有关。赖特迈尔和汉肖合作研制了采集土壤中气体的设备,研究了土壤气体中CO2的δ13C值与地下水溶解的各类碳酸盐的关系。
格罗宁根大学同位素物理实验室的Mook长期从事大气中CO2的碳、氧同位素测定工作。他参加了1979~1980年进行的第1次全球地球物理实验计划;1971~1982年他和Keeling合作,从事全球范围大气CO2的浓度与δ13C值和δ18O值之间变化关系的研究。
在美国制备好的大气CO2样品由轮船送至该实验室,由他测定其同位素组成。1986年他发表了《大气CO2的δ13C》,系统地总结了自然界中δ13C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大气中CO2浓度与δ13C值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全球变化的规律。
1982年9月,茨木气象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的科学家,在距东京东北方向60km的筑波科学城随机采集了大气样品。用无扩散红外分析仪自动测量的大气CO2的浓度,用MAT250测定其δ13C值。
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的浓度和δ13C值的昼夜变化显着,中午大气CO2的浓度为330μl/L,δ13C值为-0.7%,到晚上其浓度则约为400μl/L,δ13C值约为-0.9%。
1984年,弗里德利等测定了南极冰川气泡中CO2的δ13C值。结果表明,400~800年以前形成的冰川气泡中CO2的δ13C值比1984年大气中CO2的δ13C值高约0.1.1%,前者的平均值为-0.67%。这与科学家根据模式估算的结果非常一致。
前者的δ18O平均值为-3.14‰(相对于PDB标准),而测得的其它地方大气CO2的δ18O值约为0%。氧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可能是CO2和H2O之间发生氧同位素交换反应所致。
1984年夏季,内夫特尔等在赛普尔冰川站打了200m深的钻孔,测定了冰川气泡中CO2浓度,其结果与南极其它各站冰川的CO2浓度是一致的。1750年大气中CO2的浓度是280μl/L,1984年实测大气中CO2浓度是345μl/L,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加了2.25%。
自1977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塔斯马里亚岛建立大气CO2的浓度和δ13C值的永久性观测站以来,截止到1980年8月为止,已连续观测了3年,测得3年中δ13C值的平均值为-0.78%,此观测点没有发现季节性变化规律,仅δ13C值呈现较弱的降低趋势。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李兆兴、徐永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