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26页(3406字)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系指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主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两类。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胃脘痛”、“腹胀”、“痞满”、“嘈杂”等范畴。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且CAG尤其是伴见中度的、重度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西医对慢性胃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本病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早在1976年,宋善安就报道了用清心火、养胃阴法治疗CAG100例的疗效观察,但限于胃镜应用不广、病理诊断技术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原因,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大量报道是在1981年以后才陆续出现的。这些报道已就慢性胃炎的中医理、法、方、药诸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临床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在慢性胃炎的病机治则、微观辨证、证型实质以及选方用药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果,对幽门螺旋菌、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探讨也逐步展开。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病机为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亏虚,脾胃虚弱(寒)、瘀血阻络等。
早期的报道认为CAG的病机主要是胃阴亏虚,因而治疗大多以滋养胃阴为主要治则,1981年以后这种看法逐渐得到纠正。杨庆云于1991年分析了1981年以后35个治疗CAG的专方,发现多数是运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法,只有少数运用滋养胃阴法,个别的运用清热解毒法。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多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由于胃镜技术的应用渐广,直接观察胃粘膜变化的机会增多,中医望诊的范围也得到扩展,根据胃镜相变化分析病机的微观辨证逐渐受到重视。詹继烈于1989年初步建立了胃粘膜相微观辨证分型的标准,即根据镜下胃粘膜的色泽、性状、分泌物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将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分为胃寒型的、胃热型的、胃络瘀滞型的及胃络灼伤型的四型。
同年成立的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在其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标准中亦加入胃粘膜相的内容。证的研究是近些年来中医研究的一个热点,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关报道对慢性胃炎分型差异较大,少的只有两型,多的在10型以上。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989年所制订的辨证标准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5个基本证型。至1991年止,有关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实质的研究所观察的指标已达40以上,涉及病理、免疫、内分泌、微生物、胃肠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多个方面。
如1988年周学文等对436例CAG分3型患者观察,发现虚寒型的胃粘膜萎缩程度、糜烂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低于郁热型的、和瘀血型的,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也最少,而胃液量则最多;瘀血型的胃粘膜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及伴见出血点均最高;郁热型的伴见粘膜糜烂、胆汁返流者最多。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大致有3种方式:(1)辨证分型治疗:即辨证分型后,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治疗方法。如肝胃不和型的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之法,方用柴胡疏肝汤、逍遥散等加减;脾胃虚弱(寒)型的治以益气温中健脾之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健中汤等加减;脾胃湿热型的治以清热化湿之法,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加减;胃阴不足型的治以养胃之法,方用膈下逐瘀汤、失笑散、丹参饮等加减。(2)分型专方治疗:即辨证分型后,使用固定方药治疗。
1982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即对CAG属肝气郁滞者用胃安Ⅰ号(川楝子、元胡、山楂、佛手、砂仁、黄连),属胃阴不足者用胃安Ⅱ号(白芍、甘草、石斛、北沙参、黄精、山楂、枳壳、黄连)治疗。1989年,贺红魁等治疗CAG分胃热型的、胃寒型的和寒热夹杂型的3型,分别用胃炎Ⅰ号(石斛、南沙参、玉竹、丹参、白芨、香附、苦参、蒲公英、白芍、甘草)、胃炎Ⅱ号(党参、白蔻、附子、丹参、白芨、木香、苦参、蒲公英、白术、浙贝母、旱莲草、甘草)以及Ⅰ、Ⅱ号方合方治疗。
周学文等于1991年报道用中药系列冲剂治疗CAG,分别用温中养胃冲剂(黄芪、桂枝、白芍、白术、元胡、枳壳、威灵仙、荜澄茄、苦参、麦芽、香、甘草)治疗虚寒证、养阴清胃冲剂(黄连、柴胡、知母、石斛、焦山栀、白蔹、蚕砂、枳壳、射干、苦参、生地榆、马齿苋、威灵仙)治疗郁热证。(3)固定单方治疗:即不进行辨证分型,只以一个固定方治之。这类固定单方主要有:1986年姚奇蔚等治疗CAG的胃炎流浸膏(北沙参、桑寄生、玉竹、玄参、淮山药、丹参、黄芪、白芍、生山楂、青黛、陈皮),1986年李世俊等治疗CAG的养胃冲剂(黄芪、党参、白芍、甘草、淮山药、陈皮、生香附、乌梅、食糖),1989年万连元治CAG的胃宁散(黄芪、党参、白芍、甘草、丹参、蒲公英、白术等),1990年高寿征等治CAG的胃宁冲剂(党参、白术、茯苓、赤白芍、丹参、大黄、木香、川楝子、乌梅、青黛等),1990年许自诚等治CAG的胃康胶囊(白屈菜、大枣)等。
幽门螺旋菌(HP)是1983年发现的一种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的致病菌,中医治疗HP阳性胃炎的正日益受到重视。
1991年吴岩等从药敏试验结果中筛选出对HP高度敏感的石榴皮、玫瑰花、地榆等组成胃炎清方(生黄芪、生白芍、石榴皮、玫瑰花、广木香、徐长卿、丹参、地榆等),用以治疗HP阳性胃炎。徐建国等则于同年以自拟清幽汤(半夏、川连、黄芩、吴萸、潞党参、白术、白芍、枳壳、当归、木香、砂仁、地锦草、炙甘草)治之。CAG伴中度的和重度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属于胃癌前期病变,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难点。
董建华等于1989年将CAG癌前病变(均有中度以上的萎缩和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分为气阴两虚者、虚火内灼者、脾胃虚弱者3型,分别采用甘草养胃方(太子参、炙百合、乌药、鸡内金、香皮等),酸甘养胃方(沙参、麦冬、丹参、石斛、佛手、乌梅等),甘温健胃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木香、当归、三七粉等)治疗,结果癌前病变征象消失率达52.12%。
1991年朱生梁等以平萎散(苏梗、藿梗、白术、枳壳、桂枝、川连、黄芩、川芎、莪术、白蔻、党参、黄芪、大枣、生姜、甘草、地榆)随症加减治疗CAG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临床有效率达90%。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以往的研究因各自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其结果可比性较差。今后按照统一的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进行有关研究,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课题的设计也将更加科学、严密。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实质的研究是热门的课题,所观察的指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日渐趋向于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并朝着特异、灵敏、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除了继续探讨胃粘膜炎症和腺体萎缩等一般病理的中医临床治疗外,幽门螺旋菌的清除及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探讨将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未来10~20年在上述方面取得某种突破性进展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1 徐州医学院附院,中医杂志,1982,23(2)∶30
2 周学文,等.中医杂志,1988,29(11)∶34
3 董建华,等.中国医药学报,1989,4(6)∶12
4 詹继烈,等.中医杂志,1989,30(4)∶37
5 周建忠,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
6 朱生梁,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1
7 杨庆云.四川中医,1991,9(7)∶15
(上海中医学院蔡淦、程勇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