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6:41: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063页(743字)

亦称“交换理论”。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重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

主要思想来源: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学。

霍曼斯是主要奠基者。

代表人物还有P.布劳和L.埃默森。霍曼斯的主要思想: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过程中获得最大利润,交换行为本身就变成一种相对的、没有绝对或明显吃亏与占便宜的行为。他的基本概念是剥夺与满足、酬赏与代价、利润和投资等。他提出了一组解释作为交换过程的人类行为的、互相联系的命题。(1)成功命题:对于人们采取的全部行动来说,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2)刺激命题:若过去一特定刺激的出现曾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奖赏的原因,则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的相同,该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或类似行动。(3)价值命题:一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5)侵犯赞同命题:包括(a)某人的行动未获得期望的酬赏或得到了未估计到的惩罚,他就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b)某人的行动获得了期望的报酬(特别是大于期望的报酬),或未遭受估计的惩罚时,他会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P.布劳的理论目标是既要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的理论只局限于小团体范围内的不足。他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与外在奖赏,并且在交换过程中引进了权力与不平等的思想。L.埃默森运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交换关系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描述,把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成功地结合起来,完成了从简单结构中的微观过程向复杂结构中的宏观过程的过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