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9:02:2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249页(680字)

人际关系的一种。

同龄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分同伴接纳和同伴友谊两个层面。

前者指群体成员对个体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等态度,反映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交地位;后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间亲密的情感联系,反映同伴群体中个体间的双向关系。这两种关系代表两种不同的经验,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大的群体背景下,儿童青少年通过自身的特点、与同伴交往的行为方式和社交能力等,影响同伴对待他的态度和行为,从而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社交地位。群体的规范也会强化或约束个体的行为,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

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征、社会认知、情感、人格因素及其他社会关系。合作、友好、亲社会的行为与同伴接纳相关,攻击或破坏行为与同伴拒绝相关。

合作、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形式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能力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更加分化,外显性减弱,与同伴拒绝的关系强度也随之下降,间接攻击、对嘲笑或批评过分敏感成为青少年被拒绝的主要原因。在社会认知方面,同伴接纳水平与儿童青少年在社会情境中的目标、为达到目标所具备的有关恰当或不恰当策略的知识、准确理解和监控社会事件的能力、归因偏见和归因风格等密切相关。

在青少年期,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明显增加。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认知以及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影响成年后的社会适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