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道德水平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0:36:3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341页(317字)
个体道德发展的第二个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在该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判断基于个人努力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能清楚地意识到并考虑他人的观点。
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儿童倾向于愉悦和帮助别人,为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使他人高兴而遵从准则,评价别人时考虑其主观意向,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要求自己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保持相互尊重和信任。
第四阶段为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倾向于尽本分,出于履行义务和尊重权威而采取步调统一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认识到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
上一篇:习惯性犯罪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