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14:3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437页(543字)

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

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生理心理学主要从激素和神经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生理机制;认知心理学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的心理机制;社会心理学则从人际交互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与生俱来或以先天遗传为主的本能行为和后天习得或以后天习得为主的智能行为;根据参与者的数量,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根据其功能,分为摄食行为、躲避行为、性行为和探究行为等;根据是否与其他成员有关,分为自我行为和社会行为。在心理学研究的不同时期,对行为有不同的理解。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人与动物对刺激所做的一切可以观察和测量到的反应,并试图用“刺激-反应”公式加以描述。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也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行为。60年代后,大多数心理学家将内部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区别开来,试图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描述心理活动的状态和过程,以此解释各种外显行为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认知心理学家已能解释人的大部分以后天习得为主的智能行为,这些行为涉及问题解决、学习、决策以及直觉等许多方面;但那些以先天遗传为主的本能行为,则在生理心理学中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