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无意识的讨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0:21: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552页(837字)

关于意识与无意识的实质及其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的探讨。

20世纪80年代中国心理学界曾集中展开过讨论,见解纷繁多样。关于意识,主要讨论以下问题:(1)意识的实质。有人认为意识就是心理,心理的事实也是意识的事实;有人认为意识就是认识,包括“意识到”和整体的意识活动,其中思维是核心;还有人认为意识就是人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自觉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2)意识的结构。

有人主张意识是由“知”构成的;有人主张由知、情、意构成;有人主张由感性内容、理性内容、自觉内容、情意内容构成。(3)意识的种类。

有人认为可分为由意识阈上清晰觉知的上意识和阈下模糊觉知的下意识两种;另有人认为以水平为标准,可分为意识、焦点意识、边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六种;还有人认为由自我意识与非我意识两部分构成。(4)自我意识。

有人认为与意识是等同的概念;有人认为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与他我或非我意识相对。关于无意识,讨论了如下问题:(1)无意识的实质。有人认为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即没有对特定对象产生认识作用的结果,亦可称非意识;有人认为无意识是意识行为经不断重复而变成自动化的动作,如习惯、技巧等;还有人认为无意识是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2)无意识的结构。

有人认为是未被觉察的认识活动;有人认为由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活动动机和内心体验三部分构成;也有人提出可以把潜意识与前意识作为无意识结构的成分。(3)无意识的种类。有人认为包括视而未见、听而未闻;曾有意识但一晃而逝;个别意识被组织在大片断意识中未显示自身的存在等。

有人认为可分为生理层面的,如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等;心理层面的,如沉睡、昏迷,过分集中,对周围刺激不产生意识。有人认为可分为觉醒时阈下的思想、行为;睡眠、催眠状态下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病状或特殊精神状态下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现象。有人认为可分先天无意识与后天无意识。

还有人认为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无意识等。

上一篇:意识思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