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归因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0:27:1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557页(510字)

推断所知觉事件的过程。

海德最先开展这方面研究,他认为引发人们归因有两种基本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世界一致理解的动机,一是要控制周围环境的动机。在基本动机驱使下,知觉者对所有行为结果或归结于内在原因(行动者),或归结于外在原因(情境)。20世纪60年代,罗特提出了内外控制理论,认为个体在归因时有两种个体差异类型:(1)内控型,长期把结果归于内在因素(行动者的能力和努力);(2)外控型,一贯地把结果归于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环境、运气等)。1965年E.E.琼斯和A.戴维斯认为,观察者判断行动者的行为是否反映了其个性,有两类因素:一是社会期望性,一是非共同效果。

1967年H.H.凯利提出了归因的三度理论,认为人们作出外在归因取决于实体的区别性、行动者反映的一贯性和其他人反映的一致性三方面因素的协同变化。1972年D.J.贝姆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认为自我知觉过程基本上类似社会知觉和人际归因过程。

此外,许多心理学家还对归因偏见和错误进行了研究。现在,归因理论的有关研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喜欢和爱、侵犯行为、心理治疗、成就行为、群体行为、决策、消费者偏好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