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4:28:4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69页(722字)

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在行为意义上表现为个体为达成未来的目标(通常具有社会价值)而延迟即时的快乐与满足。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个体是否延迟满足取决于未来酬赏的大小。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不仅指个体对自身冲动的控制,还体现在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塑造上。

过度控制者完全抑制自己,过度延迟满足,极少表达情绪;相反,很少控制者好表现,不能延迟满足,热情和兴趣易涨易落。

处于这一连续体中间的人较两种极端者更易于适应。主要策略:(1)放松反应。

放松身体肌肉,让心情保持平静,会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吸氧量减少等。与个体受到压力时出现的生理变化相对立,可消减压力的负面影响。

(2)坐禅。

以非分析性的方式有意识地集中注意的一套技巧。

坐禅者集中注意于某一物体(如画面、声音、词),排除其他内外刺激,不与头脑中的观念、形象对话。这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可消减个体的压力和紧张反应。

(3)生物反馈。用电子监测仪放大体内生理变化的线索,通过条件反射原理,逐渐学会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原来无法控制的内部活动,如心跳、血液循环等。(4)自主训练。即在内心说不同的话,如“我的心跳减慢了”、“我的呼吸变得平稳了”,使身体各部分产生放松感。

常与生物反馈一起使用,能促进理想的生理变化。(5)渐进放松。

即拉紧和放松大小肌肉群,按顺序逐渐从身体的一端做到另一端,直至全身肌肉完全放松。可消除紧张和压力。

(6)系统脱敏。(7)责任感。即对己、对人、对事担负起责任的心理倾向。自我控制的重要支柱,加强责任感对控制自己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有重要作用,具有自我控制的人,视文化价值比愿望与冲动的直接满足更有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