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生理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4页(1128字)
借助实验手段比较研究不同动物的生理、行为和心理现象规律的学科。
关于大脑生理过程的早期知识主要来自对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因为头部损伤的病人常表现出与特定部位损害相联系的行为病症,如顶叶损伤引起空间定位能力缺失,左半球颞叶损伤引起语言能力障碍,等等。
之后,关心脑机制的科学家们用实验的方法,损坏动物脑的局部区域,以揭示其功能。关于神经活动的许多基础知识主要来自只有简单神经系统的动物,如枪乌鲗。
枪乌鲗有粗大、结实的神经纤维,研究者可以直接把电极插入其中,以记录神经信号。生物电技术的发展,使在神经水平上记录很小的电和化学变化成为可能,在枪乌鲗身上使用的-套技术得以应用于更复杂的动物神经系统。结果表明,神经传导的一般原理在所有动物身上都十分相似。但是,有证据表明,虽然大鼠、猴和人的脑结构存在相似性,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的运作在行为和生理上的后果并不必定一样。这在不同动物的学习记忆特点上特别明显。因此,只有比较分析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才能阐明行为及其生理基础的一般原理。
比较生理心理学的奠基者费里尔19世纪初对鱼类、蛙、兔、鸽子、狗、猫和猴等脑的不同区域进行手术,观察神经系统不同部分在支配行为中的作用,并对不同动物进行比较研究。他研究了不同动物切除小脑组织对站立、保持姿势、行走、跳跃或飞行等能力的影响。
报告说,小脑的全部切除,对鸟类的影响比蟾蜍和鱼类大,但比猴小,鸽子最终能恢复这种严重的小脑损伤;大脑半球完全切除,对鱼、蛙和鸽子的影响不大,但狗完全不能站立和行走。他不仅第一个详细观察不同动物同一区域脑损伤的后果,而且第一个发展对健康动物暴露的大脑施加电刺激以确定行为后果这一技术。弗朗兹和拉什利在20世纪初利用头部受伤的士兵或用切除大鼠皮层组织的方法,确定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得出结论说,脑的特定结构的机能定位可能至多只限于动物生命发展的某些阶段。
许多现代研究者把注意集中在寻找支配被研究行为的神经“中枢”或专门“系统”上。如下丘脑被看作动机行为和争胜行为的中枢,海马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初期形成记忆痕迹的特征。现代科学家强调指出,任何一个实验案例中,一定独立变量的效果不可能在不同动物身上保持不变。
因此,有人在设计有关学习能力的实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一种动物适宜的学习诱因是否对另一种动物具有相同效果?贝里托夫系统研究了脑损伤对不同动物记忆的影响,得出结论说,从鱼类到猴类,动物的表象记忆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进化的低级阶段,如鱼和两栖动物只存在短期记忆,鸟类是进化上首先具有长期记忆的动物);前脑损伤会引起所有研究过的动物的空间表象记忆障碍,对大脑较发达的动物,如猫、狗和猴,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