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善成性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4:07:2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55页(355字)

关于发展先天的善以形成完美人性的主张。

始见于《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变化的法则是无不善的,承受它就形成为性。后期不少思想家阐发了这一思想。张载在《横渠易说·系辞上》阐释道:“继续不已者善也,其成就者性也”;“不舍而继其善,然后可以成人性矣”。

王夫之在《周易外传》卷五解释道:“继之者则善矣,不继则不善矣。天无所不继,故善不穷,人有所不继,则恶兴焉。”提出继与不继和人性善恶形成的联系。清代戴震对“继善成性”进一步作了界说:“继,谓人物于天地,其善固继承不隔,不以成性各殊而失其良也。

善者,称其美好之名;性者,指其实体之名。在天道不分言,而在人物分言之始明,究其美好者即其实体之美好,非别以美好以增饰之也。”(《绪言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