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形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4:47:0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91页(388字)
践,践履;形,形色。
原指人性体现于形色。后衍为力行、实践的深化。它既是一个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接物应对、改天换地、做自然和社会主人的过程。《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意即人的外貌形体是天生的,其外表美要靠内在美来予以充实,而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明清之际王夫之从重视道德实践出发,特别予以强调。
他说:“形之所成斯有性,情之所显惟其形。故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周易外传·屯》)可见,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成就率天载义之大业,达到“官天府地以裁成万物”,革新鼎故以开拓未来;二是调动形体各部分的机能,即通过聪耳、明目、不爽之口,运用天下五声、五色、五味,使各尽其用,各循其则,从而形成人的道德品质。人的道德、人格是在践形的过程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