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26:5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27页(337字)

禁止普通人接触的事、物、人以及因此产生的忌讳观念。

一般指社会文化生活上的限制和禁止。始于原始社会。

当时,人们对某些特定事物,或视为神圣,或看作不祥,认为只有具备特赋灵力的巫师或祭司才能接触和处理。西方国家的这个词来源于波里尼西亚(polynesia)土着,称“Tabu”或“Tabos”,表示“神圣的”和“不可接触”的意思。19世纪后,在社会学、人类学中成为社会秩序的“体系”、“制度”的意思。作为宗教、巫术上的禁止,是荒诞的,是一种起消极作用的限制,但作为一种“神圣的”社会秩序及其社会价值,对个人具有道德化及社会控制的功能。

中国民间,通常称忌讳,要求人们对神圣的或可能带来灾难的人、事、神灵,采取避讳态度,或禁止行动。

分享到: